[发明专利]一种淤泥脱水固化剂及资源化利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39592.1 | 申请日: | 2021-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719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0 |
发明(设计)人: | 崔勇涛;赵东华;石泽敏;赵天彪;钱晓明;郑岩皓;张翔翔;魏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上海航道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1/148 | 分类号: | C02F11/148;C05G3/40;C05G5/30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吴林松 |
地址: | 20012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淤泥 脱水 固化剂 资源 利用 方法 | ||
1.一种淤泥脱水固化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25~35份硅藻土、10~20份木质素,5~10份生物炭、30~50份粉土、2~8份缓释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淤泥脱水固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硅藻土的孔隙直径为16nm-570n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淤泥脱水固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木质素的纤维长度350-500um,纤维含量60-9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淤泥脱水固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炭为玉米或者小麦秸秆类生物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淤泥脱水固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炭的碳含量为42.5-63.5%,氮含量为2.9-4.6%,pH值为8.2-8.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淤泥脱水固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缓释肥为有机聚合物包膜肥料,呈颗粒状,颗粒粒径在0.5-1.0cm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淤泥脱水固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粉土粒径为0.075~0.005mm,其中粉粒含量在90%以上,且粒间无粘结力,黏粒含量小于10%。
8.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所述的淤泥脱水固化剂的资源化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原材料按上述组分充分混合得到淤泥脱水固化剂;
步骤2:取一定质量的淤泥疏浚泥浆;
步骤3:在步骤2的淤泥疏浚泥浆中掺入步骤1所述淤泥脱水固化剂,搅拌使泥浆与固化剂充分混合,静置;
步骤4:将步骤3静置后的淤泥进行脱水干化;
步骤5:对脱水后的淤泥进行养护,将经上述养护后的淤泥用作绿化种植土。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淤泥脱水固化剂的资源化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3中,所述淤泥脱水固化剂的掺入量为淤泥绝干质量的2~8%。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淤泥脱水固化剂的资源化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3中,搅拌时间为5-7分钟,静置为4-6分钟。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淤泥脱水固化剂的资源化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5中,养护温度为20~40℃,养护时间为7~10d。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淤泥脱水固化剂的资源化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2中,所述淤泥疏浚泥浆是来自于湖滨带的淤泥疏浚泥浆。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淤泥脱水固化剂的资源化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湖滨带是指湖泊流域陆生生态系统与水生生态系统间的过渡带。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淤泥脱水固化剂的资源化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湖滨带的核心范围是最高水位线和最低水位线之间的水位变幅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上海航道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交上海航道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3959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便携式多层面明渠泥沙自动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
- 下一篇:伸缩式电动隐形防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