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碳纤维短切生产用高效加工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39922.7 | 申请日: | 2021-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7909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0 |
发明(设计)人: | 张衡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利宏碳纤维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G1/00 | 分类号: | D01G1/00;B08B15/04;B08B5/04;D01G9/00 |
代理公司: | 扬州邗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69 | 代理人: | 李雯斐 |
地址: | 22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碳纤维 生产 高效 加工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碳纤维短切生产用高效加工装置,包括喂料机构及切断机构,切断机构外部设有保护罩,保护罩内安装有除尘机构,除尘机构包括固定安装的吸尘罩和分别连接在吸尘罩顶部两侧的吸管,切断机构的下部设有出料口,出料口的下端连接有接料漏斗,接料漏斗内侧壁沿周间隔设有磁铁,且外侧壁上安装有振动器。本发明可将粉尘由保护罩内及时的吸出处理,保证碳纤维短切的质量,同时避免粉尘会逸出装置进而对周围的环境造成污染;将碳纤维短切内可能存在的金属颗粒吸附去除,保证碳纤维短切的质量,保证碳纤维短切顺畅的出料,避免堵塞。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碳纤维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碳纤维短切生产用高效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切断机可以用来切断碳纤维丝,现有的切断机结构为铜压环倾斜式设计,丝束经过旋转的球毂带至倾斜的铜压环低点处向下方水平放置的刀片刃口对丝束进行切断,切断后的纤维经旋转的刀盘抛落至集料斗。对于各种形状、样式和长度的碳纤维丝,切断机均需要具有适应性,现有的纤维丝切断装置结构复杂,对不同规格的碳纤维丝进行切割时,出丝散乱、切割精度较低、生产效率低下且适用范围小。
申请号202010599706.X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碳纤维丝短切的装置,属于材料加工技术领域。包括喂料机构及切断机构,喂料机构包括喂料罩壳、设置在喂料罩壳中心处的轴孔及出丝套,出丝套位于喂料罩壳侧壁的切线方向上,出丝套的内部设有压板,压板的上端连接有压杆,压杆的上方设有电动推杆,切断机构还包括进丝口上方的上转台及进丝口下方的下转台,切断机构的内部设有切断刀,切断刀与刀杆连接,切断机构的下部设有出料口,出料口的下端连接有接料漏斗。由喂料机构及切断机构组成,喂料机构能够为切断机构提供方便切断的碳纤维丝束,对碳纤维丝起到很好的导向作用;出丝套内部穿过的碳纤维丝束可通过压杆实现加压,避免纤维丝束散乱,有利于顺利出丝,生产效率高。
但是,上述文献仍有待改进之处:1.切断机构切下碳纤维丝形成碳纤维短切的过程中,会有细小的碳纤维颗粒形成,长时间的切断过程中碳纤维颗粒会逐渐增多,进而形成粉尘,若不及时的去除,会影响碳纤维短切的质量的同时,粉尘会逸出装置进而对周围的环境造成污染;2.大量的碳纤维短切在进入接料漏斗内可能会造成堵塞,进而影响正常的出料,同时,切刀在长时间切割碳纤维时,可能会造成切刀的破损,进而使得金属颗粒与碳纤维短切混在一起,若不及时的除去,会大大的影响碳纤维短切的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碳纤维短切生产用高效加工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碳纤维短切生产用高效加工装置,包括喂料机构及切断机构,所述切断机构外部设有保护罩,所述保护罩内安装有除尘机构,所述除尘机构包括固定安装的吸尘罩和分别可拆卸连接在吸尘罩顶部两侧的吸管,所述吸管穿过所述保护罩,所述切断机构的下部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的下端连接有接料漏斗,所述接料漏斗内侧壁沿周间隔设有磁铁,且外侧壁上安装有振动器。
所述吸尘罩的进风端为喇叭型。
所述磁铁为细长条形状,且分别位于所述接料漏斗内侧壁的上下部。
所述振动器安装于所述接料漏斗外侧壁的中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在保护罩内安装有除尘机构,除尘机构包括固定安装的吸尘罩和分别连接在吸尘罩顶部两侧的吸管,通过吸管将粉尘由保护罩内及时的吸出处理,保证碳纤维短切的质量,同时避免粉尘会逸出装置进而对周围的环境造成污染;
2.本发明在接料漏斗内侧壁沿周间隔设有磁铁,磁铁将碳纤维短切内可能存在的金属颗粒吸附去除,保证碳纤维短切的质量,外侧壁上安装有振动器,振动器的振动可使得碳纤维短切顺畅的出料,避免堵塞。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利宏碳纤维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扬州利宏碳纤维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3992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