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圆柱型二次电池的制备方法及圆柱型二次电池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39941.X | 申请日: | 2021-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8511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0 |
发明(设计)人: | 袁庆华;赵悠曼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创明电池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4 | 分类号: | H01M10/04;H01M50/469;H01M10/052;H01M10/0525;H01M10/058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张艳美;邹敏敏 |
地址: | 523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圆柱 二次 电池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圆柱型二次电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包括:
(1)取一铝带和一呈管状的隔膜,所述铝带的长度大于所述隔膜的长度,所述隔膜只允许离子通过;
(2)采用绝缘材料对所述隔膜一端密封,将正极粉和所述铝带置于所述隔膜内部,再采用所述绝缘材料对所述隔膜的另一端密封并将所述铝带的一端穿设所述绝缘材料而伸出所述隔膜;
(3)将所述隔膜置于钢壳内,再将负极粉置于所述钢壳与所述隔膜之间的间隙内;
(4)将电解液注入所述钢壳内,并将伸出所述隔膜的所述铝带与盖帽焊接,再经封口、化成后制得圆柱型二次电池。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柱型二次电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粉由正极活性物质和导电剂经混合制得。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柱型二次电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粉由负极活性物质和导电剂经混合制得。
4.如权利要求2~3任一项所述的圆柱型二次电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剂为CNT导电剂。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柱型二次电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粉通过气压注入到所述隔膜内部,并进行振实操作;所述负极粉通过气压注入到所述钢壳与所述隔膜之间的间隙内,并进行振实操作。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柱型二次电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先将所述铝带置于所述隔膜内部,再将所述正极粉置于所述隔膜内。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柱型二次电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粉与所述正极粉的容量比值大于等于1.15。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柱型二次电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隔膜的厚度大于0.05mm,所述隔膜的孔径小于100nm。
9.一种圆柱型二次电池,包括钢壳、盖帽和隔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正极体、负极体及铝带,所述隔膜呈管状结构,所述隔膜位于所述钢壳的内部且两者的中心轴线平行,所述盖帽密封所述钢壳的开口端,所述负极体位于所述隔膜和所述钢壳之间,所述铝带和所述正极体位于所述隔膜内部,且所述铝带伸出所述隔膜的端部并与所述盖帽连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圆柱型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体为正极活性物质和导电剂混合的粉体,所述负极体为负极活性物质和导电剂混合的粉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创明电池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创明电池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39941.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碳纤维短切生产用高效加工装置
- 下一篇:清洁型原粮除杂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