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喷吸射流增强换热容积式太阳能吸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40092.X | 申请日: | 2021-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9492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8 |
发明(设计)人: | 颜健;田勇;刘永祥;谢欣旖;聂笃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F24S10/70 | 分类号: | F24S10/70;F24S50/40;F24S70/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1201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射流 增强 容积 太阳能 吸热 | ||
1.一种喷吸射流增强换热容积式太阳能吸热器,包括呈空腔结构的外筒体且其前端板开有孔、位于外筒体内且由多孔介质材料制作的吸热体、安装在外筒体开孔位置并密封外筒体的玻璃盖板、包裹在外筒体外部的保温筒体,以及分别位于外筒体的前端和底部的并与外筒体内腔连通的工质流入管和工质流出管;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集气管Ⅰ、集气管Ⅱ和喷吸射流发生装置;所述的吸热体为U形的内凹腔体结构,该U形腔体的开口端面与外筒体的前端板贴合,吸热体的U形外表面与外筒体的内表面之间存有间隙;所述的集气管Ⅰ包括集气环管Ⅰ和若干个一端与集气环管Ⅰ连通的流通管Ⅰ,流通管Ⅰ的另一端均位于外筒体内且与吸热体外表面有一定距离;所述的集气管Ⅱ包括集气环管Ⅱ和若干个一端与集气环管Ⅱ连通的流通管Ⅱ,流通管Ⅱ的另一端均位于外筒体内且与吸热体的外表面有一定距离;所述的喷吸射流发生装置包括电机、气压缸、与气压缸的活塞杆的伸出末端铰接的连杆,以及与连杆另外一端铰接的曲柄杆;该曲柄杆的另一端与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该气压缸的缸筒的两端分别通过管路与集气环管Ⅰ和集气环管Ⅱ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吸射流增强换热容积式太阳能吸热器,其特征是:所述的吸热体的U形腔体的开口尺寸要大于外筒体的前端板的开孔尺寸;该吸热体与外筒体呈同轴布置,且吸热体与外筒体之间的间隙在4~8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吸射流增强换热容积式太阳能吸热器,其特征是:所述的工质流入管伸入到外筒体内腔的末端位于吸热体的U形腔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吸射流增强换热容积式太阳能吸热器,其特征是:所述的流通管Ⅰ和流通管Ⅱ沿外筒体的圆周方向均匀布置,流通管Ⅰ靠近玻璃盖板位置,而流通管Ⅱ靠近外筒体的底部或正对吸热体上吸收的太阳辐射能流密度较大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吸射流增强换热容积式太阳能吸热器,其特征是:所述的吸热体设有大量均匀分布的直接连通其内外表面的孔通道,该孔通道的截面为圆形、方形或三角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吸射流增强换热容积式太阳能吸热器,其特征是:所述的外筒体的底部表面设有一个与工质流出管同轴布置的环状的阻挡板,该阻挡板的另一端面与吸热体的外表面紧密贴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吸射流增强换热容积式太阳能吸热器,其特征是:它还包括若干固定在吸热体内和工质流出管出口的热电偶、采集温度信号并控制电机转动的控制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科技大学,未经湖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40092.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型地网接地阻抗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竹筷加工用刀夹随动可调分切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