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功能电表路由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40344.9 | 申请日: | 2021-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8206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0 |
发明(设计)人: | 段新;周圆圆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奥锐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G08C17/02;G01R11/04;G01R22/06 |
代理公司: | 武汉明正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41 | 代理人: | 江沣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电表 路由器 | ||
本申请属于电力设施领域,公开了一种多功能电表路由器,包括电表本体和安装箱,电表本体内安装有控制芯片,控制芯片内设有中央调控模块,电表本体内安装有无线装置,无线装置上设有无线信息传输模块,中央调控模块包括数据接收模块、数据传输模块、计时模块和命令接收模块,本方案可以实现通过电表本体对电力设施的数据收集,并通过无线信号传输至云端、手持端和PC端,从而方便技术操作人员对电力设施的使用情况进行定时监控和信息收集,当电力火灾发生时,备份模块对未及时传输的数据进行防护,便于查明火灾诱因,同时反馈模块对连接的电力设施进行调控,辅助救援人员进行救灾,并减少电力设施在火灾中对救援人员产生的危害。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力设施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多功能电表路由器。
背景技术
智能电表是智能电网的关键设备,与传统意义上的电表相比,除了具有电能计量的功能外,智能电表还具有强大的通信能力和记录用户详细负荷信息的功能,通讯一般采用无线网络装置即无线路由装置,这些信息可以被广泛应用到配电网的各个相关的业务主站系统。
同时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电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电引发的火灾事故也与日俱增。电气火灾一般是指由于电气线路、用电设备、器具以及供配电设备出现故障性释放的热能,如高温、电弧、电火花以及非故障性释放的能量,如电热器具的炽热表面,在具备燃烧条件下引燃本体或其他可燃物而造成的火灾,也包括由雷电和静电引起的火灾。电气火灾调查主要是要查明电气设备火灾前的使用情况,分析电气线路或设备的故障原因。从而明确电气火灾的诱发原因,此时智能电表的作用就十分重要,而现有的智能电表缺少在面临电气火灾的应对措施,可能出现灾后损坏,数据丢失等现象,同时不能辅助技术人员进行电气火灾的电路调控,这导致救援人员可能在应对电气火灾时受到除火焰以外的的电力伤害,因此需要增加电力火灾的应对功能。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电表路由器,本方案可以实现通过电表本体对电力设施的数据收集,并通过无线信号传输至云端、手持端和PC端,从而方便技术操作人员对电力设施的使用情况进行定时监控和信息收集,当电力火灾发生时,备份模块对未及时传输的数据进行防护,便于查明火灾诱因,同时反馈模块对连接的电力设施进行调控,辅助救援人员进行救灾,并减少电力设施在火灾中对救援人员产生的危害。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多功能电表路由器,包括电表本体和安装箱,所述电表本体内安装有控制芯片,所述控制芯片内设有中央调控模块,所述电表本体内安装有无线装置,所述无线装置上设有无线信息传输模块,所述中央调控模块包括数据接收模块、数据传输模块、计时模块和命令接收模块,所述无线信息传输模块包括数据发送模块、反馈模块、外界信息接收模块和备份模块,所述无线装置通过无线信号连通有云端、手持端和PC端,所述云端、手持端和PC端均与操作技术人员通过无线信号连接,所述无线装置和控制芯片之间通过无线信号连接。本方案可以实现通过电表本体对电力设施的数据收集,并通过无线信号传输至云端、手持端和PC端,从而方便技术操作人员对电力设施的使用情况进行定时监控和信息收集,当电力火灾发生时,备份模块对未及时传输的数据进行防护,便于查明火灾诱因,同时反馈模块对连接的电力设施进行调控,辅助救援人员进行救灾,并减少电力设施在火灾中对救援人员产生的危害。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箱内安装有转动控制器,所述安装箱前端固定连接有电动转轴,所述安装箱通过电动转轴转动连接有箱门,所述转动控制器与电动转轴电性连接,所述安装箱内壁固定连接有一对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螺纹连接固定板,一对所述固定板之间固定连接有火灾黑匣子,通过安装箱对电表本体进行初步的安全防护,所述转动控制器能够通过转动控制器控制箱门进行关闭,对电表本体进保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奥锐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奥锐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4034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