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吲嗪并色原酮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40518.1 | 申请日: | 2021-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9257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5 |
发明(设计)人: | 祝艳平;张象金;吴瑞雪;李亦铭;周於;杨凯睿;葛菲;孙嘉晨;倪雪;闫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烟台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491/147 | 分类号: | C07D491/147;A61P3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马国冉 |
地址: | 264003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肿瘤 活性 酮类 化合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用途 | ||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吲嗪并色原酮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本发明将取代的邻乙酰苯氧基丙烯酸酯类化合物与吡啶类化合物在碘单质下接触反应,合成一种新的吲嗪并色原酮类化合物。本发明的吲嗪并色原酮类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抗肿瘤作用,可以用于抗肿瘤药物的筛选和制备。本发明的制备方法采用的原料廉价易得,操作方法简单,反应条件温和,且可以采用一锅法进行,步骤较短,不需要使用金属催化剂和有毒物质,为工业上制备此类化合物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吲嗪并色原酮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背景技术
天然和合成杂多环通常都显示出生物活性。吲嗪和色原酮是一类重要的含氮杂环,在许多天然产物和生物活性化合物中含量很高,它们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如抗菌、抗肿瘤、抗氧化、抗惊厥、抗炎和HIV抑制活性。
色原酮和吲嗪被认为是结构修饰的优势骨架,用于设计具有潜在药理活性的新化合物,特别是在神经退行性疾病、炎症和传染病以及糖尿病和癌症领域。此外,色原酮类药物在哮喘治疗中的应用也得到了广泛的探索,主要是作为支气管扩张剂。药物研发过程中最终发现咳乐钠(DSCG,参见式一)和普仑司特(pranlukast,参见式二),它们分别是治疗轻中度哮喘和过敏性鼻炎的有用药物。吲嗪作为各种小分子药物发现研究的关键药效团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如式三、式四所示),表现出良好抗肿瘤活性。
由于色原酮和吲嗪表现出良好的药理活性和潜在的药物价值,人们合成了许多色原酮和吲嗪类骨架的化合物,但是同时含有这两种优势骨架的结构却鲜有报道,这引起了国内外很多科研工作者的关注。于是一些吲嗪并色原酮类化合物也被合成出来(如式五、式六所示)。
2003年Deevi Basavaiah等人利用Baylis–Hillman反应实现了吲嗪并色原酮类化合物骨架的构建,这也是关于合成吲嗪并色原酮类化合物的第一例报道,参见反应式Ⅰ:
2010年Yi-Chen Lee等人利用热和微波辅助环化合成吲嗪并色原酮类化合物,参见反应式Ⅱ:
综上所述,吲嗪并色原酮类化合物是一类具有潜在药用价值的化合物,其合成和药理活性方面一直是科研工作者关注的焦点,而关于吲嗪并色原酮异构衍生物的研究相对较少,目前仅有一种吲嗪并色原酮类化合物被报道,对吲嗪并色原酮类化合物药理活性方面的研究更是鲜有报道。因此合成一种新的吲嗪并色原酮类化合物并对其进行药理活性研究就显得十分重要。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吲嗪并色原酮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一方面涉及一种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吲嗪并色原酮类化合物,所述化合物的结构式如式七所示:
其中,式七中R1为氢、卤素、取代烷基或芳基;
式七中R2为甲氧基、乙氧基、异丙氧基或取代氨基;
式七中R3为氢、卤素、酯基、取代烷基或芳基。
本发明另一方面涉及一种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吲嗪并色原酮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在氧化剂条件下,将式八所示的化合物和式九所示的化合物,在催化剂碘单质的作用下,进行自组织一锅合成,得到式七所示的化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烟台大学,未经烟台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4051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杜仲加工装置和方法
- 下一篇:一种神经内科脑血管介入穿刺定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