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使用蓄热材料调控房间温度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40720.4 | 申请日: | 2021-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8041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6 |
发明(设计)人: | 冯驰;钟辉智;郑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学 |
主分类号: | F24F5/00 | 分类号: | F24F5/00;C09K5/06;E04F13/075 |
代理公司: | 重庆远恒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48 | 代理人: | 伍伦辰 |
地址: | 400044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使用 蓄热 材料 调控 房间 温度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使用蓄热材料调控房间温度的方法,采用在房间内铺设相变蓄热板材,依靠相变蓄热板材内封装的相变材料在白天吸收热量实现液化储热,然后在晚上凝固放热,实现房间内的温度调控,其特征在于,蓄放热过程中通过相变蓄热板材中的金属导热架实现热量传导。本发明具有蓄放热材料的蓄放热效率较高,能够更加高效可靠地实现房间温度调控,更有利于节约能源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墙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使用蓄热材料调控房间温度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当代建筑设计和制造中,均会考虑设计温度调控系统以提高建筑房间舒适性。普通的建筑温度调控通常是通过安装空调系统实现,需要耗费较高的成本。
为了温控降低成本,人们考虑采用在建筑板材中设置相变材料,相变材料可以在白天高温时液化吸热,降低室内空调负荷,然后在夜晚低温时放热,对房间内部供暖;这样即可依靠相变材料实现蓄放热调节,极大地降低了空调负荷,提高了房间室内环境舒适度。例如CN107227807A曾公开的一种相变储能建筑保温结构,CN107419819A曾公开一种含有双层相变材料板的储能建筑墙体结构,等专利均为此类技术。
但这些现有的依靠相变材料实现蓄放热功能的建筑板材料,板材内的相变材料和板材外室内环境之间均是通过板材自身材料实现热量传递,存在热传递效率受限,进而使得相变材料蓄放热效率较低的缺陷,这样降低了蓄放热作用效果,增加了室内空调采暖系统负荷,不利于节约能源。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怎样提供一种蓄放热效率较高,能够提高蓄放热作用效果,提高对房间温控调节效果,更有利于节约能源的使用蓄热材料调控房间温度的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使用蓄热材料调控房间温度的方法,采用在房间内铺设相变蓄热板材,依靠相变蓄热板材内封装的相变材料在白天吸收热量实现液化储热,然后在晚上凝固放热,实现房间内的温度调控,其特征在于,蓄放热过程中通过相变蓄热板材中的金属导热架实现热量传导。
这样,通过金属导热架实现板材内外的热量传导,使得建筑板本体中设置有金属导热架区域内各处位置的导热效果得到极大提高,提高了建筑板外部和内部之间以及内部各处区域之间的热量传递效果,进而调高了建筑板整体的蓄放热效率,提高了板材对房间温控调节效果,更有利于节约能源。
上述使用蓄热材料调控房间温度的方法,通过以下的相变蓄热板材实现,所述相变蓄热板材,包括建筑板本体,建筑板本体内部封装设置有若干相变材料颗粒,建筑板本体内还内嵌设置有金属导热架。
这样,本相变蓄热板材使用时,可以依靠其内封装的相变材料颗粒实现蓄放热功能,实现房间内部温控调节。其中增设的金属导热架,可以极大地提高板材内部以及板材内外的传热效率,节约能源。
进一步地,金属导热架包括若干层上下间隔设置的水平网架,各层水平网架之间具有纵横交错布置的竖向网架,使得金属导热架整体构成三维立体网架结构。
这样,可以更好地提高板材内部各处导热效率,且方便金属导热架的制备。
进一步地,金属导热架沿建筑板本体整体空间区域设置。
这样,可以更好地提高板材内部各处导热效率。具体地说,金属导热架可以是长和宽尺寸和板材尺寸一致,厚度尺寸低于板材1-5mm。这样保证具有最好的导热效果,同时为外侧表明设置钢丝网片和石墨粉材料涂层留出空间。
进一步地,建筑板本体内部的相变材料颗粒和金属导热架相贴设置。
这样,可以更好地通过金属导热架实现相变材料和建筑板外部之间的热传导。
进一步地,金属导热架为铁磁性金属材料制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学,未经重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4072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配电变压器
- 下一篇:虚拟场景的生成方法、装置和终端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