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狭小空间的浮坞式清淤平台及清淤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41328.1 | 申请日: | 2021-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2306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9 |
发明(设计)人: | 刘洋;陈强;石忠宝;薛金良;姜学顺;邸伟霞;康浩;王晓玲;刘春野;佟玉波;李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利水电第一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F5/28 | 分类号: | E02F5/28;E02F3/88;E02F3/90;E02F3/92;E02F7/02;E02F7/10;E02D19/04 |
代理公司: | 天津协众信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30 | 代理人: | 房海萍 |
地址: | 130000 吉林省长春***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狭小 空间 浮坞式 清淤 平台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市政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狭小空间的浮坞式清淤平台及清淤方法,浮坞式清淤平台包括:自行式平台、基座、挖泥系统、动力系统、冲洗系统、自清洗实时监控系统、远程操控系统、淤泥运输系统。自行式平台包括钢制浮箱、两对液压推进臂、前后两对滚轮及轮轴,能够解决清淤设备在淤泥上的行驶问题;基座为钢制壳体结构,并固定在所述自行式平台上;挖泥系统由螺旋体、液压臂、管外壳、铲斗、输泥管组成,用于挖掘并输送淤泥;远程操控系统远程操控移动清淤平台进行清淤施工。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空间狭小或作业空间存在有毒有害气体的浮坞式清淤平台及清淤方法,从而对狭窄河道清淤作业以及暗涵清淤作业具有指导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市政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狭小空间的浮坞式清淤平台及清淤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时间推移,很多城市河道、管涵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淤积现象,特别是老旧城区的河道管涵,年久失修,管理养护缺失,淤积现象较为严重。城市河道、管涵担负着城市的防洪排涝、水质净化景观任务,严重淤积使得城市河道的部分功能甚至全部功能丧失,轻则影响城市居民的正常生活和身体健康,不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环境的要求,重则导致城市内涝,甚至造成重大生命财产损失。因此,城市河道、管涵清淤,黑臭水体整治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国家和地方也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城市河道清淤,恢复城市河道功能,提升城市河道水质。
目前,常用的清淤方式主要分为干水作业、带水作业及环保清淤三类,其中,干水作业主要包括干土挖掘和水力冲填两种方式,干土挖掘方式采用挖掘机开挖淤泥,挖出的淤泥直接由渣土车外运或者堆置于岸边临时堆放点进行二次转运;水力冲填方法采用水力冲挖机组的高压水枪冲刷底泥,扰动的流动泥浆通过泥浆泵及管道输送到事先设置好的低洼区,但本方法形成的泥浆浓度较低,为后续处理增加了难度,需要占用大面积场地。带水作业主要包括抓斗式清淤、普通绞吸式清淤、斗轮式清淤三种方式,抓斗式清淤利用抓斗插入底泥并闭斗抓取水下淤泥,将淤泥直接卸入靠泊在挖泥船旁边的驳泥船中,再使用岸边抓斗将驳船上淤泥转移至岸上淤泥堆场;普通绞吸式清淤利用装在船前缘铰刀的旋转运动,泥水混合,形成泥浆,通过船上离心泵和吸泥管输送至堆存场;斗轮式清淤利用装在挖泥船上的专用斗轮挖掘机开挖水下淤泥,通过大功率泥浆泵及输泥管道,输送至卸泥区。环保清淤主要是指对清淤精度和防止二次污染要求较高的带水作业方式,主要有环保绞吸式清淤。
上述清淤方式多适用于施工场地开阔的河道清淤,针对狭窄的城市河道、管涵清淤,施工作业空间受限,上述大型设备无法进场施工,或者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创造工作面。另外,像城市暗涵,也经常存在淤积较为严重的情况,且存在大量有毒有害气体,大型设备难以进入暗涵进行清淤,人工清淤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因此,需要一种针对城市狭窄河道或城市暗涵清淤的,可以远程操作的清淤平台,以便城市狭窄河道、暗涵清淤,并降低狭小空间人工清淤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适用于狭小空间的浮坞式清淤平台,针对城市,选取一种可在受限空间及有毒有害气体空间作业的浮坞式清淤平台。
为此,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狭小空间的浮坞式清淤平台,包括:
基座,为钢制壳体结构,并固定在自行式平台上;
挖泥系统由螺旋体、液压臂、管外壳、铲斗、输泥管组成,用于挖掘并输送淤泥;
动力系统由螺旋体电机、液压动力系统及外接施工电源组成;用于为实施清淤施工时提供动力;
冲洗系统,由高压水枪、外接高压水管组成;用于为实施清淤施工时提供水动力;
自清洗实时监控系统,由高清监控摄像头、探照灯、探头冲洗结构组成;用于为实施清淤施工时进行清洗情况的实时监控;
远程操控系统,由远程控制器组成,用于远程操控移动清淤平台进行清淤施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利水电第一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水利水电第一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4132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手持式树木环切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具有磨削与抛光功能磨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