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便携式微生物清防蜡菌液注入计量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41922.0 | 申请日: | 2021-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5679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7 |
发明(设计)人: | 魏晓霞;胡斌;扈福堂;程涛;党杨斌;马莎莎;张海浪;孙培耀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37/06 | 分类号: | E21B37/06;E21B47/00 |
代理公司: | 成都弘毅天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30 | 代理人: | 轩勇丽 |
地址: | 10001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式 微生物 清防蜡菌液 注入 计量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携式微生物清防蜡菌液注入计量装置,属于石油工程技术领域;该计量装置包括变径宝塔接头、第一高压软管、不锈钢管、流量计、闸阀、第二高压软管和三向接头,所述变径宝塔接头与第一高压软管相连,所述第一高压软管与不锈钢管相连,所述不锈钢管与第二高压软管相连,所述三向接头设在第二高压软管端部,所述流量计和闸阀设在不锈钢管上;本发明提供的便携式微生物清防蜡菌液注入计量装置可利用罐车内液位高差对入井微生物菌液进行计量,不需要泵,不需要接电,具有测量精度高,流量范围宽、重复性好,结构简单,外形尺寸小,重量轻,安装容易,读数方便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油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油井清防蜡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高含蜡油井上,结蜡是严重影响油井正常生产的主要问题。蜡在地层条件下通常以液体存在,在开采过程中,随着温度和压力下降以及轻质组分不断逸出,原油溶蜡能力降低,蜡开始结晶、析出、聚集,并不断沉积而使油井结蜡。蜡沉积在管杆上,导致油流通道减小,油流阻力增加,悬点载荷加重,电耗、材耗增大,进而出现蜡卡。因此,结蜡井要维持正常生产就需要定期清防蜡维护,否则会造成蜡卡,而应用微生物菌液清防蜡能够有效的提升清防蜡效率,其主要原理是通过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对原油乳化降解作用改变原油物性,使原油的流动性变好。
微生物清防蜡具有施工简单、成本低、清防蜡效果好、环境友好等特点,目前在国内很多油田得到推广应用。目前在微生物菌液注入过程中一般采用泵车注入,同时满足对泵入和计量的要求,但是,由于大多数泵车的计量精度不高,而微生物清防蜡菌液的注入量较小(0.3-2.0m3),且对于套压为零的油井,不需要格外的注入动力。因此泵车并不能满足微生物清防蜡施工现场计量的要求,且对于不需要注入动力的油井上使用会造成资源浪费。
因此,为满足现场需求,特研发一种便携式微生物清防蜡菌液注入计量装置来解决以上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微生物清防蜡菌液注入计量装置,可利用罐车内液位高差对入井微生物菌液进行计量,不需要泵,不需要接电,具有测量精度高,流量范围宽、重复性好,结构简单,外形尺寸小,重量轻,安装容易,读数方便等优点。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便携式微生物清防蜡菌液注入计量装置,包括变径宝塔接头、第一高压软管、不锈钢管、流量计、闸阀、第二高压软管和三向接头,所述变径宝塔接头与第一高压软管相连,所述第一高压软管与不锈钢管相连,所述不锈钢管与第二高压软管相连,所述三向接头设在第二高压软管端部,所述流量计和闸阀设在不锈钢管上。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高压软管与不锈钢管的连接处、第二高压软管与不锈钢管的连接处均设有喉箍用以加固。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高压软管与三向接头之间采用由壬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流量计与不锈钢管通过连接法兰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流量计底部设有基座,所述基座上设有吊环。
作为优选,所述流量计为自流型流量计。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对于套压为零的油井,现场施工采用罐车配液后,可利用罐车液位差直接从套管阀门灌入井筒,这种菌液直接灌入法可省去泵车的作业费用,通过使用本发明的便携式微生物清防蜡菌液注入计量装置可利用罐车内高差对自流液体进行计量,准确计量出入井菌液的量,解决了泵车无法满足计量精度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4192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