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复合材料壳板和钢构架的连接结构及其连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41940.9 | 申请日: | 2021-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154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8 |
发明(设计)人: | 李功荣;李晓燕;肖伟;王祺;曹林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
主分类号: | B63G8/00 | 分类号: | B63G8/00;B63G8/04;B63B3/14;B63B73/43;B63B73/50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胡建平;郑梦阁 |
地址: | 430064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材料 构架 连接 结构 及其 方法 | ||
1.一种复合材料壳板和钢构架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钢构架、连接板条、螺母、螺栓、复合材料芯层、复合材料上面板、复合材料下面板以及固定板,其中,
所述钢构架与连接板条固定连接,连接板条的底面上固定有螺母,连接板顶面上安装有固定板,固定板为铺设的多层玻璃纤维布通过灌注树脂硬化成型,螺栓穿过固定板后旋入螺母,复合材料芯层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为复合材料上面板和复合材料下面板,复合材料上面板和复合材料下面板的端部均与固定板连接,固定板、复合材料上面板和复合材料下面板的玻璃纤维布在螺栓安装后通过一次灌注树脂后硬化形成整体;所述螺栓的头部上还设有保护层,保护层为多层玻璃纤维布灌注树脂后硬化形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材料壳板和钢构架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层与固定板、复合材料上面板和复合材料下面板均为一体成型。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材料壳板和钢构架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层厚度为2mm~3mm。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材料壳板和钢构架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层的顶端面与复合材料上面板的顶端面平齐设置。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复合材料壳板和钢构架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材料芯层靠近钢构架的一侧厚度逐渐变薄,复合材料下面板与固定板的连接通过玻璃纤维布的层数不同来过渡。
6.一种复合材料壳板和钢构架的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在钢构架上焊接连接板条,将连接板条的底端面上固定螺母,并在连接板条上开设螺栓孔;
在模具上铺设玻璃纤维布以成型复合材料下面板,在成型复合材料下面板的玻璃纤维布上方放置预制的复合材料芯层,在连接板条上方铺设多层玻璃纤维布以成型固定板,在复合材料芯层上方铺设玻璃纤维布以成型复合材料上面板;
将连接板条上方的玻璃纤维布钻孔后,将螺栓穿过并旋入连接板条下方的螺母,将螺栓与螺母进行点焊;
将固定板、复合材料上面板和复合材料下面板的玻璃纤维布真空灌注树脂后硬化形成整体。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复合材料壳板和钢构架的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连接板条上方的玻璃纤维布钻孔后,将螺栓穿过并旋入连接板条下方的螺母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在螺栓的上方继续铺设玻璃纤维布以成型保护层。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复合材料壳板和钢构架的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层与固定板、复合材料上面板和复合材料下面板均为一体成型。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复合材料壳板和钢构架的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层厚度为2mm~3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未经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41940.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