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子午线轮胎生产质量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42048.2 | 申请日: | 2021-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761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0 |
发明(设计)人: | 王俊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俊杰 |
主分类号: | G01N21/892 | 分类号: | G01N21/892;G01N21/01;B25B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盛时永 |
地址: | 312099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子午线 轮胎 生产 质量 检测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轮胎生产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子午线轮胎生产质量检测方法,其使用了一种轮胎生产质量检测装置,该轮胎生产质量检测装置包括支撑台和固定架,支撑台为等腰梯形结构,支撑台上设置有圆弧型结构旋转槽,旋转槽内转动连接有旋转台,旋转台内设置有凹槽,凹槽的顶部贯穿旋转台,凹槽内设置有一号液压缸,一号液压缸的输出端设置有托板,托板的顶部与旋转台的顶部齐平,支撑台的一侧设置有L型结构的支架,支架上水平设置有二号液压缸,二号液压缸的输出端设置有安装块,安装块内设置有一号电机。本发明可以快速的对子午线轮胎进行夹持并带动其进行转动的翻转,同时可以自动对轮胎的内壁进行照明,适合推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轮胎生产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子午线轮胎生产质量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子午线轮胎是轮胎的一种结构形式,区别于斜交轮胎,拱形轮胎,调压轮胎等。子午线轮胎的国际代号是“R”,俗称为“钢丝轮胎”,是现代车辆上最常用的一种轮胎。
为了保证子午线轮胎的产品质量,在子午线轮胎加工成型后,通常会对轮胎进行质量检测,现有的子午线轮胎检测方式保证轮胎的安全性,而目前在对子午线轮胎进行质量检测时大都是采用人工手动检测,即通过人工手动触摸和目测的方式检查轮胎的表面有无缺陷,在检测时,为了全方位的对轮胎进行检测,通常需要人工手动转动和翻转轮胎,这种方式费时费力,降低了子午线轮胎的检测效率,提高了检测的成本,同时,在对轮胎的内壁进行检测时,由于轮胎的内壁光线较暗,通常需要人工手持照明设备才能进行检测,而在对轮胎进行检测时又需要对轮胎进行转动,这使得在对轮胎内壁进行检测时十分不便,进一步降低了子午线轮胎的检测效率。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子午线轮胎生产质量检测方法,可以快速的对子午线轮胎进行夹持并带动其进行转动的翻转,同时可以自动对轮胎的内壁进行照明,极大的提高了子午线轮胎的检测效率,降低了检测的成本。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子午线轮胎生产质量检测方法,其使用了一种轮胎生产质量检测装置,该轮胎生产质量检测装置包括支撑台和固定架,采用上述轮胎生产质量检测装置对子午线轮胎进行质量检测作业时具体方法如下:
S1、定位轮胎:将加工成型后的子午线轮胎垂直滚动至上述轮胎生产质量检测装置中的支撑台上进行定位;
S2、夹持轮胎:操作固定架对上述S1中定位在支撑台上的轮胎的内壁进行支撑,达到夹持固定的效果;
S3、检测轮胎:通过固定架带动上述S2中被夹持固定的轮胎进行旋转,同时对轮胎的内壁进行照明,实现检测;
S4、二次检测:当轮胎的一侧经过检测后,操作固定架释放轮胎后复位,操作支撑台旋转,带动轮胎翻转,再次操作固定架对轮胎进行夹持,并带动其旋转,再次进行轮胎的检测;
所述的支撑台为等腰梯形结构,所述支撑台上设置有圆弧型结构旋转槽,所述旋转槽内转动连接有旋转台,所述旋转台内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的顶部贯穿所述旋转台,所述凹槽内设置有一号液压缸,所述一号液压缸的输出端设置有托板,所述托板的顶部与所述旋转台的顶部齐平,通过所述支撑台上的所述旋转槽可以连接所述旋转台并实现其旋转,通过所述旋转台上的所述托板的升降可以对轮胎进行快速的定位。
所述支撑台的一侧设置有L型结构的支架,所述支架上水平设置有二号液压缸,所述二号液压缸的输出端设置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内设置有一号电机,所述一号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椭圆形结构的凸轮,所述安装块内并位于所述凸轮的两侧均设置有弧形结构的压板,所述压板相互靠近的一侧分别与所述凸轮相接触,所述安装块内设置有若干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压板上,通过所述二号液压缸可以将所述安装块推送至轮胎的内环,通过所述凸轮的旋转配合所述弹簧可以推动所述压板往复开合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俊杰,未经王俊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4204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