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铁场景下的5G组网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42508.1 | 申请日: | 2021-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1177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3 |
发明(设计)人: | 李洪波;李军;张伟辉;王忠峰;申佳胤;李旭楠;张轩;项智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铁吉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4/42 | 分类号: | H04W4/42;H04W24/04;H04L12/46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汇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94 | 代理人: | 董涛 |
地址: | 100089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场景 组网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铁场景下的5G组网系统及组网方法,属于通信领域,所述方法包括:配置5G小站和统一管理平台的IP地址;启动客户端和第一网关,在5G通信网关和统一管理平台之间建立专用VPN隧道;通过所述专用VPN隧道,完成5G小站的注册;通过所述专用VPN隧道,传输所述5G小站和5G用户的数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列车在运行过程中经过沿线的各省份核心网,均无需为了5G小站合法入网再进行相关配置,不增加运维成本和改动工作。车内5G用户在列车移动过程中,始终注册到统一管理平台,业务连续性好。车内5G小站配置简化,同时可以拉大沿线宏站部署间距,降低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铁场景下的5G组网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5G网络对高速铁路的营运生态尚缺少全面的覆盖支撑,5G网络覆盖解决方案需要重点关注站点规划与布局、系统切换重叠区域设计、频率纠偏等方面,才能实现更好的网络性能。
如图1所示,按照传统的覆盖方式,高铁线路覆盖站址建议以“之”字形布站,以最大限度保证列车两边座位都有比较好的覆盖,尤其是在列车会车的时候能保证车内通信质量最佳。
现有的高铁组网方案存在以下问题:
1.无法避免车体穿损,穿透损耗大。由于5G主流的3.5GHz频段频率高于4G的频段频率,5G时代高铁覆盖更加困难,导致用户体验差。
2.成本高,将是4G建网成本的3-4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高铁场景下的5G组网系统及方法,通过在每节车厢部署一体化5G小站、在列车中心车厢部署5G通信网关、以及在地面部署统一管理平台,建立5G通信网关与统一管理平台之间的专用VPN(虚拟专用网络)隧道,由统一管理平台通过专用VPN隧道对5G小站和5G用户进行统一管理。列车在运行过程中经过沿线的各省份核心网,均无需为了5G小站合法入网再进行相关配置,不增加运维成本和改动工作。车内5G用户在列车移动过程中,始终注册到统一管理平台,业务连续性好。车内5G小站配置简化,同时可以拉大沿线宏站部署间距,降低成本。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铁场景下的5G组网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列车网络和统一管理平台;
所述列车网络包括5G小站和5G通信网关,所述5G小站被部署在每节车厢内,所述5G通信网关被部署在列车中心车厢内,所述5G通信网关部署有客户端;
所述统一管理平台部署有第一网关,通过所述第一网关和所述客户端,所述统一管理平台与所述5G通信网关建立专用VPN隧道,对5G小站和车内5G用户进行统一管理;
所述5G小站通过所述5G通信网关和所述专用VPN隧道将5G用户的数据传输至统一管理平台。
优选地,所述统一管理平台为5G融合核心网,部署的网元包括:接入和管理功能网元、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用户面功能网元;
所述对5G小站进行统一管理包括:对5G小站进行参数配置和状态监控;
所述对5G用户进行统一管理包括:对5G用户进行用户信息管理、注册管理、接入管理、会话管理、用户网络策略管理、以及用户面数据路由管理。
优选地,所述5G通信网关对所述5G小站和所述5G用户的数据进行封装得到加密报文,将所述加密报文经所述专用VPN隧道传输至所述第一网关,所述第一网关对所述加密报文进行解封装,得到所述5G小站和所述5G用户的数据。
优选地,配置所述5G小站和所述统一管理平台的IP地址;所述统一管理平台与运营商的5G核心网对接,完成用户的认证鉴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铁吉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国铁吉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4250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