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分布式光纤技术的高寒区井壁变形状态辨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42814.5 | 申请日: | 2021-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4707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7 |
发明(设计)人: | 于斌;朴春德;曲臣;井庆贺 | 申请(专利权)人: | 扎赉诺尔煤业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矿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D21/02 | 分类号: | G01D21/02;E21F17/18 |
代理公司: | 徐州上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575 | 代理人: | 闫莉;尹丽华 |
地址: | 021410 内蒙古自治***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分布式 光纤 技术 高寒区 井壁 变形 状态 辨识 方法 | ||
1.一种基于分布式光纤技术的高寒区井壁变形状态辨识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方法如下:
步骤1)辨识井壁受力特征
1.1)根据井壁和周围岩土体中传感光纤所测的应变分布,分别计算井壁和周围岩土体的沉降量,确定周围岩土体对井壁的附加应力
有关井壁和周围岩土体的沉降计算公式为:
式中,S为基于分布式实测应变的井壁或井壁周围岩土体的沉降量;εm为实测应变;n为采样点数量;li和li+1分别为井壁或井壁周围岩土体中任意段埋深范围;
有关周围岩土体对井壁的附加应力为:
式中,q为附加应力;E为井壁混凝土弹性模量;r为井壁的外径;εi和εi+1分别为井壁埋深分别为hi和hi+1的实测应变;
1.2)根据温度传感光纤测量井壁内外温度差异,建立井壁内、外壁温度与切向应力之间关系,确定井壁受力特征,计算公式为:
式中,σx为切向应力;E为井壁的弹性模量;α为井壁的材料膨胀系数;μ为井壁混凝土材料的泊松比;ΔT为沿井壁壁厚各点的温度变化值;分别为井壁传感光纤环向应变梯度和纵向应变梯度;
1.3)利用混凝土井壁沿线布设的应变传感光纤,建立应变传感光纤所受剪应力与应变梯度之间关系,确定井壁裂隙发育位置,即
式中,τ为应变传感光纤与井壁混凝土之间的剪应力;E为应变传感光纤的弹性模量;D为应变传感光纤的直径;为应变传感光纤沿深度的应变梯度;
裂隙上、下应变传感光纤剪应力受力方向互为相向,且[σ]=E·ε大于井壁混凝土的抗拉强度σb时,井壁发生裂隙;
步骤2)当高寒区含水层冻胀压力、水压力及注浆压力等作用下井壁发生变形破坏时,利用井壁和周围岩土体沿线布设的应变传感光纤,计算岩土体沉降量对井壁的附加应力,确定井壁变形破坏位置;
步骤3)利用井壁沿线布设的温度传感光纤,当井壁受含水层水压、冻土压力及注浆压力作用下发生破裂时,地下水或注浆浆液沿裂隙流动并形成井壁温度的降低区,通过对温度降低区的辨识,确定裂隙发育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分布式光纤技术的高寒区井壁变形状态辨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温度降低区的确定方法包括:
1)基于井壁沿线布设的温度传感光纤,测量井壁温度分布,当温度传感光纤所测的温度低于零度时,确定井壁冻结深度;或
2)通过含有碳纤维加热丝的温度传感光纤,测量井壁温度分布,计算井壁沿线温度梯度,根据温度梯度的特征点,确定井壁冻结深度,温度梯度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TG为温度梯度;k为比例系数;T为温度传感光纤所测岩土体和混凝土温度;T0为通过碳纤维加热丝控制的温度传感光纤基础温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基于分布式光纤技术的高寒区井壁变形状态辨识方法,其特征在于,分别在立井周围岩土体、井壁与岩土体边界、立井外壁与立井内壁之间及立井内壁表面布设多根垂向传感光纤;同时沿立井内壁表面环向布设传感光纤,传感光纤沿立井深度设置多层;所有传感光纤以首尾相连方式熔接后,与预留在井口的光缆进行熔接并铺设至监测室,通过光缆与分布式光纤解调仪连接后,测量井壁沿线应变和温度参量;所述的传感光纤为一体式应变、温度传感光纤,将温度传感光纤测量数据作为温度补偿,校准应变传感光纤量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分布式光纤技术的高寒区井壁变形状态辨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应变传感光纤为紧套传感光纤;温度传感光纤分为两种,一种为松套传感光纤;另一种为在松套传感光纤的传感光纤与护套之间添加碳纤维加热丝,加热丝连通电源之后能够调节传感光纤的温度值。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分布式光纤技术的高寒区井壁变形状态辨识方法,其特征在于,沿立井井壁开凹槽,凹槽的宽度为3mm、深度为5mm,传感光纤嵌装于凹槽内,待传感光纤布设后,采用环氧树脂与稀释剂组合的粘结剂进行充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扎赉诺尔煤业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矿业大学,未经扎赉诺尔煤业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矿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42814.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