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用驱动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43157.6 | 申请日: | 2021-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1548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1 |
发明(设计)人: | 古川晶博;宇佐美郁央;小谷和也;平野晴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L58/10 | 分类号: | B60L58/10;B60L58/18;B60K6/44 |
代理公司: | 上海华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00 | 代理人: | 张丽颖 |
地址: | 日本国广岛县***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驱动 系统 | ||
1.一种车辆用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动机、逆变器、电池部以及控制装置,
所述电动机产生对驱动轮的驱动力,
所述逆变器与所述电动机电连接,
所述电池部向所述逆变器供电,
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逆变器工作,
所述电池部构成为收纳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当收纳了所述第一电池和所述第二电池以后,所述第一电池与所述第二电池串联连接,且所述第一电池的负极和所述第二电池的正极相互连接并接地,
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逆变器工作,以便使从所述逆变器向所述电动机输出的电压比所述第一电池的输出电压和所述第二电池的输出电压都高,
所述第一电池和所述第二电池中的至少一者为电池盒,该电池盒已盒化,以便相对于所述电池部能够安装、拆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池盒呈大致四棱柱形状,而且在该电池盒的一个底面上形成有包括正极和负极的第一电连接部,在另一个底面上形成有把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用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池部具有用于安装所述电池盒的孔部,
所述孔部在底面上形成有第二电连接部,所述孔部构成为当所述电池盒以该电池盒的所述一个底面朝向所述孔部的底面侧的方式安装于该孔部时,所述第一电连接部与所述第二电连接部电连接。
4.一种车辆用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动机、逆变器、电池部以及控制装置,
所述电动机产生对驱动轮的驱动力,
所述逆变器与所述电动机电连接,
所述电池部向所述逆变器供电,
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逆变器工作,
所述电池部具有串联连接的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且所述第一电池的负极和所述第二电池的正极相互连接并接地,
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逆变器工作,以便使从所述逆变器向所述电动机输出的电压比所述第一电池的输出电压和所述第二电池的输出电压都高,
所述电池部构成为:已盒化的第三电池和第四电池能够安装、拆卸,安装上的所述第三电池与所述第一电池并联连接,安装上的所述第四电池与所述第二电池并联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用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电池和所述第四电池分别呈大致四棱柱形状,而且在所述第三电池的一个底面上形成有包括正极和负极的第一电连接部,在所述第三电池的另一个底面上形成有把手,在所述第四电池的一个底面上形成有包括正极和负极的第一电连接部,在所述第四电池的另一个底面上形成有把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用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池部具有用于安装所述第三电池和所述第四电池中的任一个电池的孔部,
所述孔部构成为:在该孔部的底面上形成有第二电连接部,当所述第三电池或所述第四电池以所述第三电池的所述一个底面或所述第四电池的所述一个底面朝向所述孔部的底面侧的方式安装于该孔部时,所述第一电连接部与所述第二电连接部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车辆用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池部在该车辆内布置在最后一排座椅的后方且燃料箱的前方。
8.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车辆用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辆用驱动系统包括平衡电路,所述平衡电路通过进行所述第一电池与所述第二电池间的充放电控制,而使所述第一电池和所述第二电池的充电量平衡。
9.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车辆用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逆变器是多电平逆变器。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车辆用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电池和所述第二电池的输出电压都在60V以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未经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43157.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辆用驱动系统
- 下一篇:收纳装置、基片处理系统和消耗部件的输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