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呼吸道病原体检测用组合物、试剂盒及其应用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110643900.8 申请日: 2021-06-09
公开(公告)号: CN113430301A 公开(公告)日: 2021-09-24
发明(设计)人: 宋元林;郭玮;杨孙孝;钟涛;顾东东;周建;王蓓丽;杨轶慧;陈翠翠;陈小燕;王璐;张翠平;宋娟 申请(专利权)人: 上海伯杰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12Q1/70 分类号: C12Q1/70;C12Q1/686;C12Q1/689;C12Q1/04;C12N15/11
代理公司: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代理人: 翁若莹
地址: 201415 上海市奉贤区沪杭公路1588号3号楼13***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呼吸道 病原体 检测 组合 试剂盒 及其 应用
【说明书】:

发明涉及一种呼吸道病原体检测用组合物、试剂盒及其应用,其中试剂盒包括用于检测RNA病原体的Panel A和用于检测DNA病原体Panel B,本发明针对38种病原体设计相应的引物探针,并将设计的引物探针分成Panel A和Panel B,Panel A中检测孔中设计三个通道,用于检测RNA病原体,Panel B中每个检测孔中设计两个通道,用于检测DNA病原体,且Panel A和Panel B中各引物探针不会发生相互交叉反应,每个孔中能够灵敏的检测出对应的病原体,以使在检测的过程中能够快速的得到检测结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领域生物学医学核酸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呼吸道病原体检测用组合物、试剂盒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呼吸道感染是临床常见病症,可由多种病原体引起。呼吸道感染疾病常见于成人和儿童当中,具有很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急性上呼吸道和下呼吸道的感染主要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或与被污染物品的接触传播。呼吸道病原体感染可以引起多种疾病,如感冒、流感、咽炎、喉炎、支气管炎、肺炎等,人体感染后主要临床症状,包括发热、流涕、咽痛、咳嗽、头痛和腹泻等。

病毒在呼吸道感染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目前已证明全球每年呼吸道疾病的发病和死亡很大一部分是由呼吸道病毒的感染引起的,许多病毒具有感染力强、传播快、潜伏期短、病后免疫力不能持久等特点,容易造成大流行。呼吸道细菌感染在呼吸道感染中约占20%比例,很多细菌出现了耐药现象,如何选用治疗效果好的抗生素对患者而言至关重要。下呼吸道感染特别是重症肺炎患者还常见各种呼吸道细菌和病毒的混合感染。另外,在免疫抑制或免疫力低下人群,真菌和呼吸道正常寄居菌也常引起重症肺炎。近几年,非结核分枝杆菌(NTM)肺病报道的发病率逐年增高,同时我国也是肺结核的高发国家。呼吸道感染常见的病原体包含:病毒、细菌、真菌、结核杆菌及NTM等。

呼吸道感染发病急,进展快,快速明确感染病原体的种类,对个体而言可以获得针对性有效治疗,对群体而言可以尽早切断传播途径,避免人群中大流行。另外,明确呼吸道细菌种类可以针对性用药,有效控制抗生素的滥用。目前呼吸道病原体检测方法通常有病原体分离培养法、胶体金抗原检测法、血清学检测法及核酸检测法。其中,病原体分离培养法是病毒检测的“金标准”,但存在培养方法复杂及检测速度慢等缺点;胶体金抗原检测法灵敏度低,易造成假阴性;血清学检测需要急性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急性期主要的IgM在体内维持时间短,且目前尚无成熟完善的针对IgM的特异性检测方法。主要针对恢复期的IgG进行抗体检测,但检测阳性者已进入恢复期,诊断存在滞后性,对呼吸道疾病的预防没有实际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可提高临床检测效率,快速的确认病原体,为后续的用药和治疗进行指导,急需更简便、更快速并且能够联合检测的呼吸道病原体检测用组合物、试剂盒及其应用。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呼吸道病原体检测用组合物,该组合物包括:

用于三通道荧光PCR检测的引物对组合物,该组成引物对组合物的序列为SEQ IDNo.1~SEQ ID No.24和SEQ ID No.116~SEQ ID No.139;

用于三通道荧光PCR检测的探针组合物,该组成探针组合物序列为SEQ ID No.39~SEQ ID No.62;

用于双通道荧光PCR检测的引物对组合物,该组成引物对组合物的序列为SEQ IDNo.25~SEQ ID No.38和SEQ ID No.140~SEQ ID No.153;

用于双通道荧光PCR检测的探针对组合物,该组成探针组合物的序列为SEQ IDNo.63~SEQ ID No.76。

进一步地,所述的呼吸道病原体的检测靶序列为SEQ ID No.77~SEQ ID No.114。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伯杰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伯杰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4390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