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半导体发光器件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44111.6 | 申请日: | 2021-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900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4 |
发明(设计)人: | 李慧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辰南科技信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2/00 | 分类号: | F21S2/00;F21V2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140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半导体 发光 器件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半导体发光器件,其结构包括照明体、固定座、接电管,照明体背面与固定座正面活动卡合,接电管正面与照明体背面嵌固连接,本发明通过将电流输入照明体来令发光半导体通电发光,若有单个发光半导体烧毁损坏产生断路,则会将该点所有的电流输入给电磁铁板,使其产生磁力,进而将外推头推出令其撞击底座,将其推出,由此可以便于确定损坏点,推出后即可通过外推条令两个导电柄快速贴合,进而使其可以在接触板的稳定作用下稳定快速地进行连接,重新将电路接通,避免单个半导体损坏而导致发光器件无法工作,同时便于确定坏点,给检修工作带来便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发光技术领域,具体的是一种半导体发光器件。
背景技术
发光半导体半导体中的一种,利用外接电源向PN结注入电子来达到发光的效果,经常使用多个发光半导体进行连接并安装在发光器件上,来进行光照增强,进而可以通过发光器件来进行大范围高强度的照明,由于发光半导体对电流的敏感程度较高,必须在适合的电流条件下才能获得较好的工作状态与寿命,因此为了更好地控制电流,发光器件大多采用串联法对发光半导体进行连接,但是若在工作状态下有一个发光半导体由于各种原因被烧毁,则会导致该点产生断路,进而导致整个发光器件无法工作,同时难以判断损坏点,给检修工作带来不便。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半导体发光器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半导体发光器件,其结构包括照明体、固定座、接电管,所述照明体背面与固定座正面活动卡合,所述接电管正面与照明体背面嵌固连接;所述照明体包括外壳、接电口、发光块,所述接电口嵌入于外壳左侧,所述发光块嵌入于外壳右侧,所述发光块设有七个,七个发光块间隙均匀地嵌入于外壳右侧。
更进一步的,所述发光块包括连接块、导电板、扩散槽、发光结构,所述连接块左侧与导电板右侧嵌固连接,所述扩散槽与连接块右侧为一体化成型,所述发光结构嵌入于扩散槽内层,所述扩散槽为内壁光滑的圆台状凹槽结构。
更进一步的,所述发光结构包括连接框、导电线、发光半导体、底座,所述连接框上下面与导线中段嵌固连接,所述发光半导体左侧与底座右侧嵌固连接,所述底座上下面与连接框内层相互接触,所述底座为表面光滑的铁质方形块结构。
更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框包括导电壳、电磁铁板、外推头、导电柄,所述电磁铁板嵌入于导电壳左侧,所述外推头左侧与电磁铁板右侧嵌固连接,所述导电柄左侧与导电壳内层活动卡合,所述外推头设有三个,三个外推头间隙均匀地分布于电磁铁板右侧,且右部分为表面光滑的球形永磁铁结构。
更进一步的,所述导电柄包括转动头、摆动块、外推条、接触板,所述转动头外环与摆动块左侧焊接连接,所述外推条底端与摆动块顶面嵌固连接,所述接触板顶面与摆动块底面焊接连接,所述摆动块底面设有两个镜像分布的薄铁片制造的弧形板结构。
更进一步的,所述接触板包括载板、吸收环、接板,所述载板顶面与吸收环两端嵌固连接,所述接板中段与载板底面活动卡合,所述吸收环设有三个,三个吸收环间隙均匀地分布于载板顶面。
更进一步的,所述接板包括卡轮、托板、吸收槽、贴合块,所述卡轮嵌入于托板中段,所述吸收槽嵌入于托板顶面,所述贴合块右侧与托板左侧焊接连接,所述吸收槽设有十个,十个吸收槽间隙均匀地分布于托板顶面。
更进一步的,所述贴合块包括块体、吸附芯、下摆头、摩擦槽,所述吸附芯嵌入于块体内部,所述下摆头右侧与块体左侧活动卡合,所述摩擦槽与块体底面为一体化成型,所述摩擦槽为内壁粗糙的90°倾斜的三角形槽结构。
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辰南科技信息有限公司,未经广州辰南科技信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4411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