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增强现实设备及其控制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44274.4 | 申请日: | 2021-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8225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0 |
发明(设计)人: | 朱华伟;屠佳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闻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14 | 分类号: | G06F3/14;G06F1/3234 |
代理公司: | 北京志霖恒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35 | 代理人: | 郭栋梁 |
地址: | 200062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增强 现实 设备 及其 控制 方法 装置 计算机 可读 存储 介质 | ||
本申请涉及增强现实领域,提供了一种增强现实设备及其控制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环境光强度,在环境光强度超出预设强度区间时,获取增强现实设备的剩余电量,在剩余电量大于预设电量阈值时,采用第一调节策略调节遮光镜的透光度和显示屏的亮度,在剩余电量小于等于预设电量阈值时,采用第二调节策略调节遮光镜的透光度。采用本方法能够调节遮光镜的透光度和显示屏的亮度,使得在不同强度的环境光条件下用户均可以看到清晰的显示画面。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增强现实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增强现实设备及其控制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AR(AugmentedReality,增强现实)技术是一种将虚拟信息与真实世界巧妙融合的技术。AR设备是一种实现AR技术且可佩戴的设备,通常,AR设备包括AR眼镜、头戴式AR显示设备等。其中,AR眼镜通过实时地计算摄影机影像的位置及角度并加上相应图像、视频、3D模型,经光机将虚拟的光学影像显示在屏幕,使得用户同时看到现实世界的影像和虚拟影像。
用户在使用AR眼镜时,若外界环境光的亮度较强,AR眼镜显示的虚拟画面亮度比外界环境光的亮度低,会导致用户无法看清虚拟画面。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调节环境光使得用户能够看到清晰的显示画面的增强现实设备及其控制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增强现实设备的控制方法,所述增强现实设备包括显示屏和遮光镜,所述显示屏用于显示增强现实图像,所述遮光镜用于调节透过的环境光强度,所述控制方法包括:获取环境光强度;在所述环境光强度超出预设强度区间时,获取所述增强现实设备的剩余电量;在所述剩余电量大于预设电量阈值时,采用第一调节策略调节所述遮光镜的透光度和所述显示屏的亮度,在所述剩余电量小于等于所述预设电量阈值时,采用第二调节策略调节所述遮光镜的透光度。
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增强现实设备的控制方法,通过获取环境光强度,在环境光强度超出预设强度区间时,获取增强现实设备的剩余电量,在剩余电量大于预设电量阈值时,采用第一调节策略调节遮光镜的透光度和显示屏的亮度,在剩余电量小于等于预设电量阈值时,采用第二调节策略调节遮光镜的透光度,从而一方面通过调节遮光镜的透光度和显示屏的亮度使得在不同强度的环境光条件下用户均可以看到清晰的显示画面,另一方面可以在保障增强现实设备的续航时间的基础上提高显示效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剩余电量大于预设电量阈值时,所述方法还包括:判断所述显示屏的亮度是否位于预设亮度区间;当所述显示屏的亮度超出所述预设亮度区间时,采用所述第一调节策略调节所述遮光镜的透光度和所述显示屏的亮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所述显示屏的亮度位于所述预设亮度区间时,控制所述显示屏保持当前亮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采用所述第一调节策略调节所述遮光镜的透光度和所述显示屏的亮度,包括:当所述环境光强度大于所述预设强度区间的最大值时,降低所述遮光镜的透光度,当所述环境光强度小于所述预设强度区间的最小值时,提高所述遮光镜的透光度;当所述显示屏的亮度大于所述预设亮度区间的最大值时,降低所述显示屏的亮度,当所述显示屏的亮度小于所述预设亮度区间的最小值时,提高所述显示屏的亮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增强现实设备还包括光机,当所述光机开启、且所述剩余电量大于预设电量阈值时,采用所述第一调节策略调节所述遮光镜的透光度和所述显示屏的亮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所述光机未开启、且所述剩余电量大于预设电量阈值时,采用所述第二策略调节所述遮光镜的透光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所述光机未开启时,采用第二策略调节所述遮光镜的透光度,包括:获取所述增强现实设备的剩余电量,并判断所述剩余电量是否大于所述预设电量阈值;当所述剩余电量大于所述预设电量阈值时,采用第二策略调节所述遮光镜的透光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闻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闻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4427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