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继电器控制电路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44435.X | 申请日: | 2021-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1009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7 |
发明(设计)人: | 刘光生;王杭挺;刘安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47/22 | 分类号: | H01H47/22;H01H47/36 |
代理公司: | 上海波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64 | 代理人: | 李森 |
地址: | 510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继电器 控制电路 | ||
本申请一种继电器控制电路,包括驱动电源、驱动主回路、开关单元、续流支路和稳压单元,所述驱动主回路包括串联连接的限流电阻和继电器线圈,所述开关单元与所述驱动主回路串联连接在所述驱动电源和接地端之间,所述驱动主回路与所述续流支路并联连接,所述限流电阻和所述继电器线圈的公共端连接所述稳压单元的第一端,所述稳压单元的第二端连接所述接地端。本申请提供的继电器控制电路,能够同时满足在继电器吸合时提供足够的瞬时电流、在继电器吸合后保持较小的持续电流以及在继电器断开时加快继电器线圈的能量消耗。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继电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继电器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一般传统的继电器控制电路,在继电器线圈上并联一个续流二极管,防止出现在控制供电的开关器件关断时,没有续流回路,电流急剧减少会产生较高的感应电压,导致开关器件击穿、触点打火等现象。常用的继电器控制电路在某些应用场合对控制的继电器RY触点的分断速度有较高要求。但增加一个续流二极管会增加继电器触点的分断时间。另一种传统的继电器控制电路,在继电器线圈并接串联的一个续流二极管和一个瞬态二极管TVS管,从而可以加快继电器分断速度。
继电器的特点吸合电流大于释放电流;保持电流小于吸合电流、大于释放电流。同时为便于布置继电器与控制板之间的电源线束通常较长,易受外键干扰致使继电器出现误动作。因此除了考虑继电器线圈能量释放的问题和考虑到继电器释放时间问题,还需考虑继电器的能耗问题和抗干扰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继电器控制电路,可以改善继电器线圈能量释放问题、继电器释放时间问题和继电器的能耗问题。
本申请提供一种继电器控制电路,具体地,所述继电器控制电路包括:驱动电源、驱动主回路、开关单元、续流支路和稳压单元。其中:所述驱动主回路包括串联连接的限流电阻和继电器线圈,所述开关单元与所述驱动主回路串联连接在所述驱动电源和接地端之间,所述驱动主回路与所述续流支路并联连接,所述限流电阻和所述继电器线圈的公共端连接所述稳压单元的第一端,所述稳压单元的第二端连接所述接地端。
可选地,所述继电器控制电路中的所述续流支路包括二极管,所述限流电阻包括第一电阻,所述稳压单元包括第一稳压件,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驱动电源,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继电器线圈的第一端,所述继电器线圈的第二端连接所述接地端,所述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继电器线圈的第二端,所述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一稳压件连接在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接地端之间;和/或,所述限流电阻包括第二电阻,所述稳压单元包括第二稳压件,所述继电器线圈的第一端连接所述驱动电源,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继电器线圈的第二端,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接地端,所述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继电器线圈的第一端,所述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二稳压件连接在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和接地端之间。
可选地,所述继电器控制电路中的所述续流支路还包括吸能单元,所述吸能单元与所述二极管串联连接。
可选地,所述继电器控制电路中的所述吸能单元选自电阻及稳压二极管的至少一种。
可选地,所述继电器控制电路中的所述第一稳压件选自带开关的稳压电源及稳压电容的至少一种。
可选地,所述继电器控制电路还包括与所述开关单元串联连接的第三电阻,所述第三电阻连接在所述驱动电源和所述驱动主回路之间,和/或,所述继电器控制电路还包括与所述开关单元串联连接的第四电阻,所述第四电阻连接在所述接地端和所述驱动主回路之间。
可选地,所述继电器控制电路中的所述开关单元包括第一开关件,所述第一开关件的第一端连接所述驱动电源,所述第一开关件的第二端连接所述驱动主回路;和/或,所述开关单元包括第二开关件,所述第二开关件的第一端连接所述驱动主回路,所述第二开关件的第二端连接所述接地端。
可选地,所述继电器控制电路中的所述开关单元选自MOS管、三极管及开关芯片的至少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4443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