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酰胺/改性聚酯并列复合弹性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45559.X | 申请日: | 2021-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5192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3 |
发明(设计)人: | 史科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鑫博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F8/14 | 分类号: | D01F8/14;D01F8/12 |
代理公司: | 成都正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9 | 代理人: | 郭艳艳 |
地址: | 2238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酰胺 改性 聚酯 并列 复合 弹性 纤维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酰胺/改性聚酯并列复合弹性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纺织纤维技术领域,该制备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将阳离子染料可染性聚酯纤维切片与涤纶切片按一定比例共混,制得改性聚酯切片;将改性聚酯切片与聚酰胺切片进行熔融并列复合纺丝,得到聚酰胺/改性聚酯初始纤维;再进行热水处理制得聚酰胺/改性聚酯并列复合弹性纤维。本发明通过向聚酯组分中引入阴离子基团,提升了聚酯与聚酰胺组分之间的界面结合强度,解决了聚酯/聚酰胺复合纤维双组分之间粘合力差和相容性差的问题;将低分子量的聚酯组分与高分子量的聚酰胺组分并列复合,解决了聚酰胺和聚酯两个组分之间界面收缩差小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纤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聚酰胺/改性聚酯并列复合弹性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并列复合弹性纤维是由两种不同的聚合物或性能不同的同种聚合物,按并列的方式复合纺丝而成。它是通过将两种成纤高聚物熔体分别输送到同一纺丝组件并在适当的部位汇合,再从同一喷丝口喷出得到,两组分在纤维截面呈现为并列排布。当并列型复合纤维的两个组分在热、湿或化学因素的作用下,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收缩,利用两个组分之间的收缩差可以得到具有立体卷曲的弹性纤维。
随着人们对纺织品舒适性的需求日益增加,弹性纤维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袜类、泳装、运动服,高弹力时装等各种领域,并列复合弹性纤维得到了广泛应用。市面上并列复合弹性纤维的代表产品是由两种不同的聚酯组分并列复合而成。比如杜邦公司研发的T400复合弹性纤维,它是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和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复合纺丝所得的并列复合纤维。但由于PTT原料价格昂贵,所以制备这种复合弹性纤维的成本高。另外,T400并列复合弹性纤维存在手感偏硬,弹力小的缺点。另外,由于T400复合弹性纤维分子中缺乏可染官能团,因此只能采用分散染料染色,必须在高温高压下完成,而且,染色后色泽不够鲜艳。因此,提供一种成本低、制备条件温和且满足人们使用要求的并列复合弹性纤维也就显得十分的有意义。
目前,聚酰胺/聚酯类并列复合弹性纤维鲜有报道,主要是因为存在以下两大技术难点:1、聚酰胺和聚酯这两种物质自身化学结构不同,两个组分在化学热力学原理分析,是不相容的,在并列复合纺丝时,两个组分的界面间缺乏足够的结合力,会分离成为独立的两根纤维,无法得到一根结合在一起的复合纤维;2、另外,制备具有弹性的并列复合纤维时,需要两个组分具有足够大的收缩差,而普通聚酰胺和聚酯两个组分的收缩差并不能满足该要求。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不足或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聚酰胺/改性聚酯并列复合弹性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可有效解决聚酰胺和聚酯两个组分之间界面相容性差、粘合力差和收缩差小的问题,且具有成本低、制备条件温和且能满足人们使用要求的特点。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聚酰胺/改性聚酯并列复合弹性纤维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阳离子染料可染性聚酯纤维(CDPET)切片与涤纶(PET)切片通过机械混合均匀,挤压,冷却,切粒,制得改性聚酯切片;
步骤2:将步骤1所得的改性聚酯切片与聚酰胺切片进行熔融并列复合纺丝,得到聚酰胺/改性聚酯初始纤维;
步骤3:将步骤2所得的聚酰胺/改性聚酯初始纤维进行热水处理制得聚酰胺/改性聚酯并列复合弹性纤维。
进一步地,步骤1中阳离子染料可染性聚酯纤维(CDPET)切片与涤纶(PET)切片的质量比为3~10:10~17,优选为2:3。
进一步地,步骤1中阳离子染料可染性聚酯纤维的特性粘数为0.4~0.55。
进一步地,步骤1中涤纶的特性粘数为0.4~0.55。
进一步地,步骤2中改性聚酯切片与聚酰胺切片进行熔融并列复合纺丝的具体过程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鑫博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鑫博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4555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验证系统及其验证方法
- 下一篇:用于近红外分类的黑母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