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立式安装电机用机械永磁混合轴承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45858.3 | 申请日: | 2021-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5219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0 |
发明(设计)人: | 叶才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K7/09 | 分类号: | H02K7/09;F16C32/04 |
代理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42201 | 代理人: | 尹丽媛;李智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立式 安装 电机 机械 永磁 混合 轴承 系统 | ||
1.一种机械永磁混合轴承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永磁轴承部分和机械轴承部分,其中:
所述永磁轴承部分包括永磁环(1)、外铁磁环(2)、内铁磁环(3)、上端盖(6)和铁磁环固定单元;所述永磁环(1)、外铁磁环(2)和内铁磁环(3)通过所述铁磁环固定单元装配在上端盖(6)上,所述上端盖(6)为非铁磁材料;所述外铁磁环(2)截面为“C”型,所述内铁磁环(3)截面为“T”型;所述铁磁环固定单元包括外固定环(4)和内固定环(5),均为非铁磁材料,所述外固定环(4)和内固定环(5)分别设置在所述内铁磁环(3)两侧,且均设有卡槽,使得所述内铁磁环(3)上端凸出部分能够卡入所述卡槽中,从而固定所述内铁磁环(3);
所述永磁环(1)为轴向充磁;所述外铁磁环(2)存在一个端面与电机转子(10)上表面形成气隙,且存在另一个端面与所述永磁环(1)的上表面接触;所述内铁磁环(3)的上表面与所述永磁环(1)的下表面接触,所述内铁磁环(3)的下表面与所述电机转子(10)上表面形成气隙;电机转子(10)受到的轴向吸力大于电机转子(10)的重力;
所述机械轴承部分包括上机械轴承(9)、下机械轴承(8)和轴承固定单元;所述上机械轴承(9)和下机械轴承(8)用于连接上端盖(6)、电机转子(10)的转轴(13)和下端盖(7);所述轴承固定单元用于固定所述上机械轴承(9)和下机械轴承(8)的外环;
所述上机械轴承(9)用于限制电机转子(10)的轴向位移,使所述外铁磁环(2)、内铁磁环(3)与电机转子(10)之间的气隙保持不变;所述下机械轴承(8)允许电机转子(10)在轴向产生形变和位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永磁混合轴承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永磁环(1)、外铁磁环(2)、内铁磁环(3)、外固定环(4),内固定环(5)、上端盖(6)与电机转子(10)同心。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永磁混合轴承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铁磁环(2)、外固定环(4)、内固定环(5)在圆周方向均匀打孔,并通过螺杆固定在上端盖(6)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永磁混合轴承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轴承固定单元包括上轴承固定环(14)和下轴承固定环(15),所述上轴承固定环(14)和下轴承固定环(15)为非铁磁材料,截面为“L”型;所述上轴承固定环(14)通过螺杆将所述上机械轴承(9)的外环固定在上端盖(6)上,所述下轴承固定环(15)通过螺杆将所述下机械轴承(8)的外环固定在下端盖(7)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永磁混合轴承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永磁环(1)由多个扇环形块状永磁体拼接而成。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永磁混合轴承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机械轴承(9)为深沟球轴承,所述下机械轴承(8)为圆柱滚子轴承。
7.一种立式安装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子部分、定子部分和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机械永磁混合轴承系统,其中:
所述转子部分包括立式安装的电机转子(10)和转轴(13);
所述定子部分包括下端盖(7)、定子铁芯(11)和机壳(12),所述定子铁芯(11)环绕在所述电机转子(10)外侧,所述机壳(12)固定在所述上端盖(6)和下端盖(7)之间,并且环绕在所述定子铁芯(11)外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未经华中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45858.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