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并条粗纱系统及应用于其的条筒输送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45990.4 | 申请日: | 2021-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5577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7 |
发明(设计)人: | 王勇;饶金海;武名虎;李想;马恒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自所(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H9/00 | 分类号: | D01H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张燕华 |
地址: | 100032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并条 系统 应用于 输送 方法 | ||
一种并条粗纱系统,包括:并条机,用于将棉条进行处理,将处理后的该棉条放在条筒内,运输空条筒及满条筒;粗纱机,包括多排卷绕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输送装置,连接该并条机与该粗纱机,该第一输送装置包括第一输送回流通道、条筒通道,该条筒通道连接该第一输送回流通道与该粗纱机,其中,该条筒通道为多个,该第一输送回流通道包含至少一第一输送通道及至少一第一回流通道,该条筒通道个数比卷绕机构排数多2。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棉纺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用于并条、粗纱工艺的并条粗纱系统。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应用于其的条筒输送方法。
背景技术
纺织的工艺流程分为纺纱和织造两大部分,其中的纺纱工艺流程主要包括:清棉、梳棉、条卷、精梳、并条、粗纱、细纱等工序。并条工艺的主要任务是并和、牵伸、混合和成条,以形成圈条成型良好的熟条,将其有规则地放在条筒内,供后工序使用。其特点是每次需要一批条筒(通常为6~8个)喂料,并需要集中更换条筒。粗纱工序的主要任务是牵伸和加捻。其来料是从并条机下口出来的盛在条筒中的棉条,产品为卷绕在筒管上的粗纱。粗纱机的特点是一次集中上料,上料前需要人工扯头,上料后需要人工接头。目前绝大多数的棉纺车间粗纱机用棉条的上料都是通过人工换条筒。操作工人先将一批满条筒放置到要更换的空条筒附近,然后将与空条筒内棉条的连接扯断,再与满条筒的棉条接头。人工方式实现条筒流转,不仅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也比较恶劣。公布号为CN112030286A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并条粗纱系统以及用于该并条粗纱系统的条筒输送方法,该系统通过对多个条筒通道的调度实现了较为高效的供料。然而,上述系统仍存有两个问题:条筒运输方向单一,需要额外的空间布置回流过程,既耗能又占空间;同时,仍然需要大量人工操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并条粗纱系统及应用于其的条筒输送方法,可以实现条筒运输的双向运输功能,同时减少人工压力。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并条粗纱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并条机,用于将棉条进行处理,将处理后的该棉条放在条筒内,运输空条筒及满条筒;粗纱机,包括多排卷绕机构,其中,还包括:第一输送装置,连接该并条机与该粗纱机,该第一输送装置包括第一输送回流通道、条筒通道,该条筒通道连接该第一输送回流通道与该粗纱机,其中,该条筒通道为多个,该第一输送回流通道包含至少一第一输送通道及至少一第一回流通道,该条筒通道个数比卷绕机构排数多2。
上述的并条粗纱系统,其中,该第一输送装置还包括循环通道,该循环通道连接该第一输送回流通道及该条筒通道。
上述的并条粗纱系统,其中,该循环通道为环形,一侧连接该第一输送回流通道,另一侧连接该条筒通道。
上述的并条粗纱系统,其中,该循环通道分为两段,一段连接该第一输送通道与该条筒通道,另一段连接该第一回流通道与该条筒通道,该两段相互独立。
上述的并条粗纱系统,其中,该条筒通道上的该条筒内分别包含有棉条,该卷绕机构分别包含卷绕,棉条与卷绕对应连接。
上述的并条粗纱系统,其中,该条筒通道上的该条筒内该多个棉条长度均相同。
上述的并条粗纱系统,其中,该多个条筒通道并排平行设置。
上述的并条粗纱系统的条筒输送方法,包含如下步骤:S1:并条机通过第一输送装置中的第一输送通道、循环通道输送多个满条筒至A排条筒通道,其中,A∈N*;S2:该A排条筒通道上的该多个满条筒内的棉条与粗纱机的A排卷绕机构的卷绕一一连接工作;S3:该A排条筒通道中的第Ai排条筒通道棉条使用完毕时,该第Ai排条筒通道的该棉条与对应的卷绕断开,并将第A+1排的条筒通道的棉条与刚断开的卷绕相连接,其中,i∈A;其中,还包含步骤:S4:该第Ai排条筒通道中的空条筒通过该第Ai排条筒通道前的闲置空间回流至该循环通道,再到第一回流通道;S5:该并条机通过该第一输送装置中的该第一输送通道、该循环通道输送多个满条筒至第A+2排的条筒通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自所(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北自所(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4599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印刷机刮墨装置
- 下一篇:基于互联网和大数据的污水处理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