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实现固定金额聚合二维码收款机制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46593.9 | 申请日: | 2021-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1349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7 |
发明(设计)人: | 吴倩;黄丹莹;陈福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银盛支付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20/40 | 分类号: | G06Q20/40;G06K17/00;G06Q20/20;G06Q20/42;G07G1/1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深可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599 | 代理人: | 周刘佳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现 固定 金额 聚合 二维码 收款 机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实现固定金额聚合二维码收款机制的方法,属于支付技术领域,其包括下列步骤:商户在商户系统上进行操作,对支付系统申请固定金额聚合二维码码牌,支付系统根据商户业务场景的需求,生成符合要求的码牌,并将码牌返回至商户系统;商户系统向用户付款系统展示码牌,用户打开用户付款系统进行扫码,扫码成功后,支付系统判断码的类型,如果是固定金额收款码,则展示金额界面并创建预支付订单,通过用户付款系统展示给商户进行扫码支付。本发明无需商户开发即可实现固定金额收款,丰富了商户收款业务场景;在业务操作上不会改变原有操作、码牌申请业务流程,进一步降低了商户的学习成本,商户、用户体验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支付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实现固定金额聚合二维码收款机制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商户支付过程当中,无法满足针对特定业务场景收款诉求,例如:食堂,学校,景区,租金、定金缴付等有固定金额收款诉求时,现有聚合二维码收款不支持固定金额,金额均需用户自行输入,存在少收银等交易安全隐患;
而且,支付宝、微信支付等账户机构提供收款码虽支持在App上设置收款金额,但收款二维码不聚合,如商家需分别打印支付宝、微信支付的收款码,为商户、用户使用带来了困难,体验不佳;
另外,支付宝、微信支付等账户机构提供收款码日限额较低,如学校开学收取学费时,当天的交易量非常大,现有支付宝、微信支付提供的收款码很难支撑,为商户高频收款时带来了困难。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实现固定金额聚合二维码收款机制的方法,以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实现固定金额聚合二维码收款机制的方法,其改进之处在于,包括下列步骤:
商户在商户系统上进行操作,对支付系统申请固定金额聚合二维码码牌,支付系统根据商户业务场景的需求,生成符合要求的码牌,并将码牌返回至商户系统;
商户系统向用户付款系统展示码牌,用户打开用户付款系统进行扫码,扫码成功后,支付系统判断码的类型,如果是固定金额收款码,则展示金额界面并创建预支付订单,通过用户付款系统展示给商户进行扫码支付。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如果是固定金额收款码,则展示金额界面并创建预支付订单,支付系统关联至银联,访问银联URL。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支付系统关联至银联后,由银联向用户付款系统获取用户授权,用户经过用户付款系统确认授权后,银联向支付系统返回授权码。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支付系统接收授权码,对银联发起获取用户标识指令并得到回复后,再次向银联发出下单API指令,银联接收到下单API指令后,唤起支付密码控件,通过用户付款系统展示给用户。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银联收到支付成功信息后,将交易结果返回支付系统,支付系统对商户系统返回交易结果。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如果是固定金额收款码,则展示金额界面并创建预支付订单,用户通过用户付款系统扫码发起支付,支付系统识别至微信,调用微信的openid接口获取appid对应的openid。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微信向用户付款系统发起用户授权,返回授权结果后,微信向支付系统返回openid,支付系统获取用户标识,调用银联或者网联微信下单API,调用微信下单API后,微信生成预付订单并且返回订单信息至银联或者网联。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支付系统向银联或者网联拉取预付订单信息,自动生成JSAPI调用支付参数并签名,唤起支付密码控件并在用户付款系统进行展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银盛支付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银盛支付服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4659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