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餐厨项目三相分离固相物料养殖黑水虻幼虫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46761.4 | 申请日: | 2021-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3971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8 |
发明(设计)人: | 蔡同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汉山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7/033 | 分类号: | A01K67/033;A23K50/90 |
代理公司: | 杭州橙知果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61 | 代理人: | 杜放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项目 三相 分离 物料 养殖 黑水 幼虫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餐厨项目三相分离固相物料养殖黑水虻幼虫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制备黑水虻幼虫养殖饲料,该养殖饲料为三相离心固相物料、辅料、乳酸菌复配混合物;S2:虫卵孵化,将黑水虻虫卵放置在加有育雏饲料的育雏盒内孵化;S3:黑水虻幼虫养殖,在养殖盒或池内添加养殖饲料,并投放孵化幼虫;S4:虫料分离,幼虫生长至指定长度后,将幼虫由虫沙及剩余残料中分离。本发明利用餐厨垃圾项目中的三相分离固相物料作为基料,养殖黑水虻幼虫,作为原有处理工艺的有效补充,通过黑水虻幼虫的生物蛋白转化,将餐厨垃圾得以有效的利用,资源化更彻底,获得价值更高的、应用更广泛的黑水虻幼虫,进而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餐厨垃圾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餐厨项目三相分离固相物料养殖黑水虻幼虫的方法。
背景技术
餐饮行业高速发展,随之而来的便是成山的餐厨垃圾;餐厨垃圾如果不得到及时处理,既会对环境造成很大压力,也会使得有害物质流入生态系统;常用的餐厨垃圾处理方式为三相分离,餐厨垃圾经三相离心机进行三相分离后,分别得到油相物料、固相物料和水相物料。
黑水虻是双翅目水虻科的一种腐食性昆虫,幼虫个体较大,腐生性,取食范围非常广泛,特别是能够直接消化未经腐熟、发酵的新鲜食品,是自然界碎屑食物链中的初级分解者,环境安全性好,无害化处理,取食效率高,能够将废弃的生物资源转化为具有高附加值的动物蛋白,并且富含多重动物所需的氨基酸、微量元素等,解决了有机质垃圾饲料资源化的同源性问题,养殖成本低,具有良好的开发价值。餐厨垃圾的资源化问题一直是项目运行过程中的主要研究的方向,填埋、焚烧工艺经济性差、危害环境安全。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经济效益好的餐厨项目三相分离固相物料养殖黑水虻幼虫的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餐厨项目三相分离固相物料养殖黑水虻幼虫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制备黑水虻幼虫养殖饲料,该养殖饲料为三相离心固相物料、辅料、乳酸菌复配混合物;
S2:虫卵孵化,将黑水虻虫卵放置在加有育雏饲料的育雏盒内孵化;
S3:黑水虻幼虫养殖,在养殖盒或池内添加养殖饲料,并投放孵化幼虫;
S4:虫料分离,幼虫生长至指定长度后,将幼虫由虫沙及剩余残料中分离。
可选的,所述的乳酸菌是一种艾草提取的植物内生菌培育出来的植物复合乳酸菌。通过在养殖饲料中加入乳酸菌,乳酸菌发酵后的养殖饲料能够消除有害菌,保证饲料能够长期存储,保持新鲜,减少黑水虻的病虫害,有助于幼虫消化。
可选的,所述育雏饲料为麦麸、花生麸、谷糠按比例3.0-5.0:2.0-3.5:5.0-7.0混合而成,该育雏饲料的含水率60-80%。麦麸、花生麸、谷糠提供黑水虻孵化幼虫生长的营养物质(纤维素和蛋白质),谷糠保证混合物料结构蓬松透气,避免孵化出的幼虫因为饲料粘稠死亡。同等条件下,实验数据显示比单一基料(麦麸或者花生麸)育雏饲料孵化幼虫百头平均重量重10%左右,饲料含水率(保水性能)更优,因此能够提高幼虫孵化率,缩短孵化时间,提高孵化效率。
可选的,所述育雏饲料为麦麸、花生麸、谷糠按比例3:3:5混合而成。
可选的,所述S2中虫卵孵化条件为:温度28-32℃,湿度70-80%,4-6天。黑水虻幼虫孵化对孵化温度和湿度敏感,同等条件下,试验数据显示室温在25-28℃和28-32℃(此温度为加热装置空调、暖风设备设置温度)条件下,加湿器设置为恒湿(75%)模式,实际湿度在70-80%;对比结果显示,温度降低3℃左右,虫卵孵化幼虫生长至百头平均重量相同,时间需要增加50-70小时,大约延长2.5-3天左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汉山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汉山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4676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