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智能限速控制系统的检测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47273.5 | 申请日: | 2021-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3288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3 |
发明(设计)人: | 陈鸿兴;夏国柱;金清勇;夏哲伟;杨广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光明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7/007 | 分类号: | G01M17/007 |
代理公司: | 杭州惟越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343 | 代理人: | 翁斌 |
地址: | 311400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智能 限速 控制系统 检测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智能限速控制系统的检测设备,包括底座,底座内开设有空腔,空腔内滑动设置有滑板,空腔内固定有气缸一,滑板下表面开设有滑槽一,滑槽一内滑动设置有滑块一,气缸一的活塞杆与滑块一固定,滑槽一内壁开设有限位槽一,限位槽一内滑动设置有与滑块一固定的限位块一,空腔底壁开设有滑槽二,滑槽二内固定有电机一,电机一的输出轴上固定有螺纹杆一,滑槽二内滑动设置有与螺纹杆一螺纹配合的滑块二,滑块二上固定有伸缩杆,伸缩杆上端与滑板固定,空腔上壁对称开设有通槽,滑板上对称设置有用于带动汽车车轮转动的滚动装置,滚动装置和通槽的位置对应,具有精确检测,检测成本低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检测设备,特别涉及一种汽车智能限速控制系统的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汽车智能限速控制系统是一种能自动控制速度的系统,现实生活中人们在开车时,经常会在不经意间超过当前车道所规定的的速度,这种情况驾驶员往往并不会意识到,并不会及时减速,而超速的后果往往是比较严重的,这是就需要用到汽车智能限速控制系统来自动减速。
既然汽车智能限速控制系统这么重要,当汽车安装好这个系统后,就需要先进行检测才能出厂使用,然而现在都是通过场地试验,这样的话就需要用到比较大的场地,这样在一些土地比较紧凑的一线城市就会需要比较大的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智能限速控制系统的检测设备,具有精确检测,检测成本低的优点。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汽车智能限速控制系统的检测设备,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内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滑动设置有滑板,所述空腔内固定有气缸一,所述滑板下表面开设有滑槽一,所述滑槽一内滑动设置有滑块一,所述气缸一的活塞杆与滑块一固定,所述滑槽一内壁开设有限位槽一,所述限位槽一内滑动设置有与滑块一固定的限位块一,所述空腔底壁开设有滑槽二,所述滑槽二内固定有电机一,所述电机一的输出轴上固定有螺纹杆一,所述滑槽二内滑动设置有与螺纹杆一螺纹配合的滑块二,所述滑块二上固定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上端与滑板固定,所述空腔上壁对称开设有通槽,所述滑板上对称设置有用于带动汽车车轮转动的滚动装置,所述滚动装置和通槽的位置对应,所述底座上端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处于两个通槽之间,所述凹槽内设置有可带动汽车升降和旋转的升降旋转装置,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可调节位置的限速标识模拟装置,所述底座一端设置有可调节式坡度装置。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首先通过可调节式坡度装置调节坡度,将汽车通过坡度开到底座上,先通过升降旋转装置将汽车升起,汽车升起后,将汽车转动90度,然后启动气缸,气缸的活塞杆伸出带动滑块一升起,滑块一升起带动滑板升起,滑板一带动滚动装置伸出通槽,滑板一移动带动伸缩杆伸长,启动电机一,电机一的输出轴转动带动螺纹杆一转动,螺纹杆一转动带动滑块二沿着滑槽二移动,限位块一只能在限位槽一内移动,对滑块一进行限位,滑块二移动带动伸缩杆移动,伸缩杆移动带动滑板移动,滑板移动带动滚动装置沿着通槽移动,直至滚动装置移动到汽车车轮下方,降下汽车,直至汽车的车轮落到滚动装置上,然后启动滚动装置,滚动装置同时带动汽车车轮转动,同时调节限速标识模拟装置,启动汽车,当限速标识模拟装置与汽车距离变小时,对汽车的智能限速控制系统检测。
作为优选,所述升降旋转装置包括升降套和固定柱,所述固定柱固定于凹槽内,所述固定柱外壁上开设有螺旋槽,所述螺旋槽内滑动设置有圆球,所述升降套外套于固定柱上,所述圆球与升降套内壁固定,所述升降套上端固定有支撑板,所述升降套外壁上开设有环形槽一和环形槽二,所述环形槽一内滑动设置有若干弧形块一,若干所述弧形块一上铰接有转杆一,所述环形槽二内滑动设置有若干弧形块二,若干所述弧形块二上铰接有转杆二,所述凹槽内固定有气缸二,所述气缸二的活塞杆上固定有驱动板,所述转杆一远离弧形块一的一端与驱动板铰接,所述转杆二远离弧形块二的一端与驱动板铰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光明汽车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光明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4727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