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咪唑二甲酰胺基桥联双β-环糊精固定相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47735.3 | 申请日: | 2021-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881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0 |
发明(设计)人: | 李来生;钟慧;张天赐;曾庆丽;双亚洲;李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G83/00 | 分类号: | C08G83/00;B01J20/29;B01J20/26;B01J20/30 |
代理公司: | 南昌大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35 | 代理人: | 刘华 |
地址: | 330031 江西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咪唑 二甲 胺基 桥联双 环糊精 固定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咪唑二甲酰胺桥联双β‑环糊精固定相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材料以咪唑‑4,5‑二甲酰胺桥联双β‑环糊精、3‑异氰酸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和SBA‑15为原料制备得到,制备方法过程简单,条件温和、成本较低;制得的咪唑二甲酰胺桥联双β‑环糊精固定相是一种多模式的带电荷的高效液相色谱固定相,引入了易质子化的咪唑基,为手性拆分提供了静电作用力,且其双腔体与功能桥基形成的假空腔为手性分离提供了协同包结作用,使得IMCDP具有较强的手性分离能力,能同时拆分酸性、碱性、中性和两性手性化合物,在手性药物、农药的分离领域中方面具有良好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手性分离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咪唑二甲酰胺基桥联双β-环糊精固定相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手性分子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其在医药、食品等众多领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手性物质因其对映异构体与相应受体的相互作用的不同,使手性物质表现出不同的生理活性,甚至是发挥出完全相反的作用。例如,S-多巴可以治疗帕金森综合征,而R-多巴却会导致粒状白细胞的减少;三唑醇四个对映体中只有一种对映体有杀菌活性。可见,获得单一纯对映体能有效减少手性物质对人体所产生的代谢负担或可能产生的毒副作用,对食品和药品安全分析有着重要的研究意义。但由于手性物质的拆分较困难,同时,手性色谱柱价格昂贵,大多数手性农药和药物仍以光学混合物的形式销售和使用。
我国作为农药和药物的制造和消费大国,对光学纯手性农药和药物的需求迫切。但我们在手性分离材料的制备和研发方面相对落后,所用的手性分离柱大多购自国外,价格昂贵,不利于我国农业和药业的安全发展。以瑞格到奈的拆分为例,所用到的α-酸性糖蛋白柱依赖国外公司,如AGP(美国药典中USP L41),价格十分昂贵(1.5~2.0万/根),其他类型色谱柱也是如此,纤维素柱(~1.7万/根),大环抗生素柱(~2.4万/根),环糊精柱(~1.2 万/根),所以迫切需要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手性分离材料和技术,以保障地方和国家手性药物质量分析与监控需要。
环糊精作为第二代超分子化合物,具有内疏水外亲水的独特性质,能与许多化合物形成包合物,具有很强的手性识别能力,己被广泛地用作高效液相色谱固定相。这类固定相适用于正相、反相和极性有机模式的多模式,色谱性能稳定,其疏水性内腔使其具有与多种客体分子形成“主客体”包合结构的能力。目前,环糊精端口的各种衍生方法日趋活跃,包括单衍生化、部分衍生化及全衍生化。衍生化的环糊精固定相的手性拆分性能得到了一定提高,但是也带来了部分问题,例如,单衍生化的改性效果并不明显,全衍生化会造成环糊精端口的拥堵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咪唑二甲酰胺桥联双β-环糊精固定相及其制备方法,具体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咪唑二甲酰胺桥联双β-环糊精固定相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咪唑-4,5-二甲酰胺桥联双β-环糊精溶于DMF中,加入3-异氰酸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混匀,在氮气氛围和60-70℃的条件下反应1.5-2.5h;
步骤二、然后加入活化后的SBA-15硅胶,升温至110-120℃,搅拌反应20-28h,冷却至室温后过滤,依次采用DMF、甲醇、丙酮对滤渣进行洗涤,随后采用丙酮索氏提取12h,得到咪唑-4,5-二甲酰胺桥联双β-环糊精固定相;咪唑-4,5-二甲酰胺桥联双β-环糊精、DMF、 3-异氰酸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和活化后的SBA-15硅胶的比例为(0.8-1.2)g:50mL:(0.2-0.4)mL:4g;
咪唑-4,5-二甲酰胺桥联双β-环糊精由以下过程制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大学,未经南昌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4773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