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作业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48220.5 | 申请日: | 2021-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2306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9 |
发明(设计)人: | 张宝海;张勇;孙占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徐工工程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F9/00 | 分类号: | E02F9/00;E02F9/08;E02F9/16;E02F9/10 |
代理公司: | 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颜镝 |
地址: | 221004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作业 车辆 | ||
1.一种作业车辆,具有连接状态和分离状态,其特征在于,包括:
锁止件;
车体(100),包括第一连接部(1)和第二连接部(2);
车上部件(200),在所述连接状态与所述车体(100)连接,在所述分离状态与所述车体(100)分离,所述车上部件(200)包括第三连接部(3)和第四连接部(4);
其中,所述第一连接部(1)和所述第三连接部(3)其中之一包括第一开口槽(11),其中之另一包括第一销轴(31),在所述连接状态,所述第一销轴(31)与所述第一开口槽(11)配合以限制所述第三连接部(3)往靠近所述第二连接部(2)的方向移动;所述第二连接部(2)和所述第四连接部(4)其中之一包括第二开口槽(41),其中之另一包括第二销轴(21),所述第二销轴(21)和所述第二开口槽(41)被配置为:在所述分离状态往所述连接状态切换时,所述第二销轴(21)从所述第二开口槽(41)的槽口进入所述第二开口槽(41)中,且所述第二销轴在插入所述第二开口槽(41)后相对所述第二开口槽(41)转动一角度后再与所述第二开口槽(41)配合;在所述连接状态,所述第二开口槽(41)限制所述第二销轴(21)从其槽口移出且限制所述第四连接部(4)往靠近所述第一连接部(1)的方向移动,所述锁止件限制所述第二销轴(21)相对所述第二开口槽(41)转动;在所述连接状态,所述第一开口槽(11)与所述第一销轴(31)的配合限制所述第一销轴(31)沿所述第一销轴(31)和所述第二销轴(21)的中心线共同形成的平面的垂线方向远离所述第一开口槽(11);所述第一开口槽(11)包括第一圆弧状槽(111),所述第一圆弧状槽(111)的弧度大于Π/2,过所述第一销轴(31)的中心线且垂直于所述第一销轴(31)和所述第二销轴(21)的中心线共同形成的平面的平面与所述第一圆弧状槽(111)相交,且所述第一销轴(31)和所述第二销轴(21)的中心线共同形成的平面与所述第一圆弧状槽(111)相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作业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圆弧状槽(111)为半圆状槽,所述第一开口槽(11)还包括与所述半圆状槽的槽壁的远离所述第二连接部(2)的端部相切的导向壁。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作业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开口槽(41)包括第二圆弧状槽(411),所述第二圆弧状槽(411)的弧度大于Π,所述第二销轴(21)与所述第二开口槽(41)配合的部分包括与所述第二圆弧状槽(411)相匹配的圆弧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作业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销轴(21)的端部设有旋拧部(211),所述锁止件包括旋拧件(5)和固定件,所述旋拧件(5)包括旋拧手柄(52)和位于所述旋拧手柄(52)的端部且与所述旋拧部(211)相适配的旋拧头(51),在所述分离状态切换到所述连接状态时,所述旋拧件(5)通过旋拧所述旋拧部(211)以使所述第二销轴(21)相对所述第二开口槽(41)转动,在连接状态,所述旋拧头(51)与所述旋拧部(211)配合,所述固定件将所述旋拧手柄(52)与所述第二开口槽(41)所在的连接部固定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作业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拧部(211)包括设于所述第二销轴(21)的端部的多角头,所述旋拧头(51)包括与所述多角头相匹配的多角孔。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作业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开口槽(41)所在的连接部上设有螺栓孔,所述旋拧件(5)上设有连接孔,所述固定件包括与所述螺栓孔和连接孔配合的螺栓,所述第二开口槽(41)所在的连接部上还设有稳定槽(42),所述稳定槽(42)的形状与所述旋拧手柄(52)的外轮廓相匹配,在连接状态,所述稳定槽(42)与所述旋拧手柄(52)间隙配合。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作业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上部件(200)包括用于操作所述作业车辆的操作室,所述第三连接部(3)和所述第四连接部(4)设于所述操作室的底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徐工工程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徐工工程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48220.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