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装配式楼板上部裂缝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48524.1 | 申请日: | 2021-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234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31 |
发明(设计)人: | 宋联杰;袁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十九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3/02 | 分类号: | E04G23/02 |
代理公司: | 成都希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26 | 代理人: | 温国杰;何强 |
地址: | 617099 四川省攀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配式 楼板 上部 裂缝 处理 方法 | ||
1.装配式楼板上部裂缝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顺序进行的如下步骤:
S1、在装配式楼板(101)上部的裂缝(102)位置处开挖凹槽(103);所述凹槽(103)的两端延伸至裂缝(102)的外部;
S2、在凹槽(103)的底部沿其长度方向加工若干组定位结构;每组定位结构包括两个定位孔(104),且两个定位孔(104)分别钻设在裂缝(102)的两侧;
S3、加工若干个弯制成槽形的定位钢筋(105);将每个定位钢筋(105)的两端分别插入每组定位结构的两个定位孔(104)中;
S4、在凹槽(103)内浇筑第一补偿收缩细石混凝土层(106);在第一补偿收缩细石混凝土层(106)的上方铺设预制玻璃纤维网片(107);在预制玻璃纤维网片(107)的上方浇筑第二补偿收缩细石混凝土层(108),直至充满整个凹槽(10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楼板上部裂缝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当所有定位孔(104)施工完成后,在凹槽(103)的内表面湿喷或涂刷两道水泥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楼板上部裂缝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当定位钢筋(105)安装完成后,在定位孔(104)与定位钢筋(105)之间的空隙处浇筑水泥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楼板上部裂缝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所述预制玻璃纤维网片(107)的两面均涂刷有粘接剂。
5.根据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装配式楼板上部裂缝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103)的宽度为70-90mm;所述凹槽(103)的深度为8-12mm;所述凹槽(103)的端部延伸至裂缝(102)外的长度为70-90m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配式楼板上部裂缝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相邻定位结构之间间隔10-20mm设置;所述定位孔(104)的中心到裂缝(102)中心的距离为15-25mm。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配式楼板上部裂缝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孔(104)的直径为6-10mm;所述定位孔(104)的深度为5-8mm。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配式楼板上部裂缝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钢筋(105)的直径小于定位孔(104)的直径1-3mm。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配式楼板上部裂缝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玻璃纤维网片(107)的网孔尺寸为6×6mm。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配式楼板上部裂缝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补偿收缩细石混凝土层(106)的厚度为5-8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十九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十九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4852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移除黏接件及显示装置
- 下一篇:一种制造3D硬金高温珐琅饰品的工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