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功率微波环焦双反射面天线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48798.0 | 申请日: | 2021-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5828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3 |
发明(设计)人: | 罗康;孟进;朱丹妮;袁玉章;王海涛;黄立洋;张嘉毫;向中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Q1/50 | 分类号: | H01Q1/50;H01Q13/02;H01Q1/00;H01Q19/19;H01Q23/00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马辉;张继巍 |
地址: | 430033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功率 微波 环焦双 反射 天线 | ||
1.一种高功率微波环焦双反射面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与微波源同轴连接的TEM-圆波导TM01模式转换器、次反射面、主反射面及喇叭天线,次反射面与主反射面相对设置;所述模式转换器的输出端连接喇叭天线,且模式转换器的输入端端口内、外半径与微波源一致;次反射面呈椭球面,由椭圆ET段绕OT轴旋转一周,次反射面包含焦点O和焦点C,喇叭天线的相位中心位置位于次反射面的焦点O处,主反射面呈抛物环面,由抛物线PQ段绕OT轴旋转一周,主反射面焦点与次反射面焦点C重合;
所述椭圆ET段求解过程如下:
假设焦点O为原椭圆的坐标原点,原椭圆长轴、短轴分别为b、a,则次反射面对应的椭圆由原椭圆绕焦点O绕顺时针旋转α而得,则旋转前原椭圆方程为:
y0′2/a2+[z0′-(b2-a2)]2/b2=1
旋转后椭圆方程为:
(y′×cosα-z′×sinα)2/a2+[y′×sinα+z′×cosα-(b2-a2)0.5]2/b2=1
其中,y′、z′旋转后椭圆上点的坐标值;
旋转后椭圆与y轴交于T点,旋转前原椭圆的另外一个焦点C′坐标为[0, 2(b2-a2)0.5],旋转后椭圆的焦点C坐标为[2sinα(b2-a2)0.5, 2cosα(b2-a2)0.5];根据环焦双反射面天线原理,次反射面边缘处E点纵坐标与焦点C相同,设E点坐标为E[Ey2sinα(b2-a2)0.5, 2cosα(b2-a2)0.5]则有:
(Ey-1)2×sin22α/a2+(2Ey×sin2α+cos2α)2/b2=1/(b2-a2)
令:a0=(Ey-1)2×sin22α, b0=(2Ey×sin2α+cos2α)2,c0=1/(b2-a2)
则有:
a0/a2+b0/b2=c0,b2=a2+1/c0
化简得:
a4×c0+(1-a0-b0)×a2-a0/c0=0
求解得:
a2={-(1-a0-b0)+[(1-a0-b0)2+4a0]0.5}/(2c0)
对于旋转后的椭圆与y轴交于T点,即T点的纵坐标Tz为0
(y′×cosα)2/a2+[y′×sinα-(b2-a2)]2/b2=1
求解得T点横坐标为:
Ty={α2×sinα(b2-a2)0.5+a2[sin2α(b2-a2)+(b2cos2α+a2sin2α)]}/ (b2cos2α+a2sin2α)
给定旋转角α和E点坐标,即令A= Ey2sinα(b2-a2)0.5、B=2cosα(b2-a2)0.5,A、B为给定的E点横坐标值和纵坐标值,即可求解a、b,进而求出T点的坐标;
所述抛物线PQ段求解过程如下:
焦点C同时为主反射面抛物线PQ的焦点,由于P点位于EC延长线上,PC的长度即为抛物线焦距F,则P点坐标为:
Py=Cy-F, Pz=Cz
设抛物线方程为:
y=(z-Cz)2/(4F)+Cy-F,y、z为抛物线PQ上的任意一点;
则抛物线上端点Q满足:
Qy=(Qz-Cz)2/(4F)+Cy-F
由于Q点位于TC延长线上,则Q点坐标必然满足下式:
Qz=(Qy-Ty)×(Cz-Tz)/(Cy-Ty)+ Tz
由上述两式可得:
Qz=(Cz-Tz)/(Cy-Ty)×[(Qz-Cz)2/(4F)+Cy-F-Ty]+Tz
令:a2=(Cy-Ty)×(Cz-Qz)/(Cz-Tz)
则有:
F2-a2×F-(Cz-Qz)2=0
求解得:
F={a2+[a22+(Qz-Cz)2]0.5}/2
Qz为主反射面的口径半径,给定Qz的值即可根据公式a2=(Qy-Ty)×(Cz-Qz)/(Cz-Tz) 求出a2,根据公式F={a2+[a22+(Qz-Cz)2]0.5}/2进一步求出F,即可再求出Py、Qy,从而求出P点和Q点的坐标;
所述Qz根据抛物面的增益G抛设计指标近似评估, G抛=10log10[28Qz2/λ2],其中,λ为波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4879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房建工程的节能性临时板房
- 下一篇:一种智能制造用机械臂外壳喷漆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