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回转式间隔棒防舞效能评价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49421.7 | 申请日: | 2021-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831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2 |
发明(设计)人: | 伍川;杨晓辉;严波;刘光辉;叶中飞;牟哲岳;宋高丽;陶亚光;炊晓毅;李清;吕中宾;刘泽辉;张博;谢凯;魏建林;马伦;高超;张世尧;张宇鹏;王天;李梦丽;陈钊;任鹏亮;白银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重庆大学;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23 | 分类号: | G06F30/23;G06F30/28;G06F119/14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绘未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89 | 代理人: | 张红莲;王萍 |
地址: | 450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回转 间隔 棒防舞 效能 评价 方法 | ||
1.一种回转式间隔棒防舞效能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采用数值方法模拟无扭转约束子导线上覆冰形状沿档的变化,得到导线沿档覆冰截面;
步骤2,导线气动特性分析,模拟得到不同导线覆冰截面的气动参数随风攻角的变化曲线,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1,建立回转式间隔棒夹持的分裂导线典型截面计算模型;
步骤2.2,设置来流方向和边界条件,即,依照风攻角的取值,设置对应边界为入口、出口;
步骤2.3,模拟得到不同覆冰截面导线的气动参数随风攻角的变化曲线;
步骤3,建立安装阻尼间隔棒和不同回转式间隔棒配置方案的覆冰分裂导线有限元模型,模拟覆冰分裂导线在风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响应过程;
步骤4,提取安装阻尼间隔棒或者回转式间隔棒的分裂导线的舞动特征,通过舞动特征对比,评价分析不同配置方案回转式间隔棒的防舞效能,得到最优回转式间隔棒配置方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转式间隔棒防舞效能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1具体包括:
步骤1.1,设置参数,包括:导线直径d,导线扭转刚度k,档距L,导线沿档覆冰模拟点x,覆冰划分层数pb,凝冰角β0,导线截面环向划分份数;并极半径坐标r(θ)存储每个方向的覆冰极半径;
步骤1.2,以如下公式计算第i层覆冰的扭矩Mi及其所引起的扭转角θi,
式中:
i=1,2,…,pb,i=1即导线上形成的第一层覆冰;
ρice表示覆冰密度;
g表示重力加速度;
ri-1(·)表示上一层覆冰叠加后所得到的导线覆冰极半径;
步骤1.3,更新每层覆冰生长后的极半径,以如下公式表示第i层覆冰导致导线表面覆冰极半径的增量Δri(θ),
Δri(θ)=Ri(β0)-Ri-1(β0)
式中:
Ri(β0)表示第i层覆冰对应的椭圆极半径;
Ri-1(β0)表示第i-1层覆冰对应的椭圆极半径;
以如下公式表示第i层覆冰覆盖到导线上后的覆冰极半径分布r′i(θ),
r′i(θ)=Δri(θ)+ri-1(θ)
步骤1.4,更新每层覆冰扭转后的导线覆冰极半径,以如下公式表示,
ri(θ)=r′i(θ-θi)
步骤1.5,计算覆冰质心,判断覆冰导线截面平衡情况,若不平衡则修正其位置;
步骤1.6,重复步骤1.1至步骤1.5,模拟导线截面动态覆冰过程,最后得到导线沿档覆冰模拟点x扭转后的覆冰形状;
步骤1.7,改变导线沿档覆冰模拟点x,重复以上步骤得到导线沿档方向的覆冰形状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转式间隔棒防舞效能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2.1中,包括设置分裂导线相邻子导线之间的间距,计算区域大小,风攻角α的变化范围,每隔设定的角度作为一个工况进行计算,对于不同风攻角工况,保持模型及网格不变,只改变来流方向和边界条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重庆大学;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重庆大学;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4942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