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采矿采选用四转子立轴冲击式破碎机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49823.7 | 申请日: | 2021-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8972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发明(设计)人: | 隋清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溪市聚鑫达矿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2C13/20 | 分类号: | B02C13/20;B02C13/286;B02C13/26;F16F15/04;F16F15/067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李斯;李洪福 |
地址: | 117015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矿 选用 转子 立轴 冲击 破碎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矿采选用四转子立轴冲击式破碎机,包括底板、破碎腔、转子组、给料斗和固定套块,底板顶端的两侧皆安装有驱动电机,且底板顶端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破碎腔,破碎腔内部的两侧皆固定连接挡料板,且破碎腔内部底端的两侧皆活动连接有转子组,盖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给料斗。本发明通过在破碎腔的内部设置的四个转子组,物料通过给料斗进入破碎腔内部,驱动电机可以带动转子组旋转,其可以将进入物料高速抛出,由于破碎腔内有四个转子组,因而转子组两两抛出的物料发生相撞,而增加了破碎强度,同时由于四个转子组两两对冲物料,物料对冲面积增大,有利于提高物料碰撞率,大大提高了物料的破碎强度与破碎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立轴冲击式破碎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采矿采选用四转子立轴冲击式破碎机。
背景技术
立轴冲击式破碎机又称制砂机,是结合国内制砂生产方面的实际情况,研制开发出具有国内、国际、领先水平的高效碎石设备,它广泛适用于各种岩石、磨料、铁矿石、混凝土骨料等多种硬、脆物料的中碎、细碎,现有的立轴冲击式破碎机,在使用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具体问题如下所述:
1、现有的立轴冲击式破碎机,在使用过程中,为单转子破碎机构,很难再提高物料的冲击动力,因此对于硬度更大的物料难以起到破碎的作用;
2、现有的立轴冲击式破碎机,在使用过程中,没有设置缓冲结构,其工作时会产生较大的噪声;
3、现有的立轴冲击式破碎机,在使用过程中,拆装不便,使对其内部检修时较为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矿采选用四转子立轴冲击式破碎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为单转子破碎机构,没有设置缓冲结构,拆装不便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采矿采选用四转子立轴冲击式破碎机,包括底板、破碎腔、转子组、给料斗和固定套块,所述底板顶端的两侧皆安装有驱动电机,且底板顶端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破碎腔,所述破碎腔内部的两侧皆固定连接挡料板,且破碎腔内部底端的两侧皆活动连接有转子组,所述破碎腔的顶端活动连接有盖板,且盖板的两侧皆固定连接有连接套,所述盖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给料斗,且给料斗内部的两侧皆设置有滑槽,所述破碎腔外部顶端的两侧皆固定连接有固定套块。
优选的,所述底板底端的两侧皆活动连接有第二支杆,且第二支杆的底端活动连接有滑套,所述滑套的内部设置有滑杆,且滑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弹簧。
优选的,所述滑套的底端活动连接有第一支杆,且第一支杆的底端设置有弹性垫板。
优选的,所述给料斗内部的两侧皆设置有容纳腔,且容纳腔的一侧设置有出料槽。
优选的,所述出料槽的一侧活动连接有挡板,且挡板的两侧皆固定连接有通孔滑板,所述通孔滑板滑动连接于滑槽内部。
优选的,所述连接套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活动块,且活动块底端的两侧皆固定连接有卡块。
优选的,所述滑槽一侧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固定螺母,且固定螺母的内部活动连接有限位螺栓。
优选的,所述限位螺栓的外部设置有外螺纹,且固定螺母的内部设置有与其外螺纹匹配的内螺纹。
优选的,所述固定套块内部的两侧皆设置有竖向槽,且竖向槽底端的一侧设置有横向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该种采矿采选用四转子立轴冲击式破碎机,通过在破碎腔的内部设置的四个转子组,物料通过给料斗进入破碎腔内部,驱动电机可以带动转子组旋转,其可以将进入物料高速抛出,由于破碎腔内有四个转子组,因而转子组两两抛出的物料发生相撞,而增加了破碎强度,同时由于四个转子组两两对冲物料,物料对冲面积增大,有利于提高物料碰撞率,大大提高了物料的破碎强度与破碎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溪市聚鑫达矿业有限公司,未经本溪市聚鑫达矿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4982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