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稳态视觉诱发电位的手功能主动康复训练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49900.9 | 申请日: | 2021-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4554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发明(设计)人: | 王刚;沈安澜;张正杰;朱家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16H20/00 | 分类号: | G16H20/00;G06K9/00;G06F3/01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 | 代理人: | 弋才富 |
地址: | 710049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稳态 视觉 诱发电位 功能 主动 康复训练 系统 方法 | ||
1.一种基于稳态视觉诱发电位的手功能主动康复训练系统,其特征在,包括人机交互界面模块(A)、信号采集模块(B)、信号处理模块(C)和手功能康复机器人模块(D);
所述的人机交互界面模块(A)是用于提供用户与计算机系统之间信息交互的平台,在该平台中,用户能够完成通讯连接和训练模式选择的功能,在被动训练模式下,用户将进一步选择训练方式;在主动训练模式下,液晶显示屏上将呈现刺激频闪;
所述的信号采集模块(B)用于采集液晶显示屏上刺激频闪所诱发的SSVEP;
所述的信号处理模块(C)用于对信号采集模块(B)采得的脑电信号进行预处理、特征提取和特征分类,并将分类结果转化为控制命令;
所述的手功能康复机器人模块(D)用于识别信号处理模块(C)通过通讯模块传输的控制命令,并根据该控制命令驱动气动式软体手功能康复机器人完成相应的训练模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稳态视觉诱发电位的手功能主动康复训练系统的训练方法,其特征在,包括以下步骤:
(1):通过人机交互界面进行通讯连接,并选择训练模式;
(2):采集用户脑电数据;
(3):对脑电信号进行预处理,并用ICCA算法对预处理后的脑电信号进行特征提取和分类,然后将分类结果转化为气动式软体手功能康复机器人所能识别的控制命令;
(4):通过通讯模块传输控制命令,并驱动气动式软体手功能康复机器人完成相应的训练模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稳态视觉诱发电位的手功能主动康复训练系统的训练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训练模式具体包括两种选择:
(a):被动训练模式下,用户将进一步选择训练方式,并直接跳至步骤(4)完成相应功能;
(b):主动训练模式下,液晶显示器屏幕上呈现三个黑白闪烁的矩形图片,分别位于屏幕的上方,左下方和右下方,并分别以不同的频率闪烁,每个频率对应一种训练模式。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稳态视觉诱发电位的手功能主动康复训练系统的训练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2)具体包括:
(2.1):按照国际10-20系统电极放置标准预先将脑电极安放在用户头皮上,参考电极位于顶点上,接地电极放置在Fz和FPz之间的中间位置,电极阻抗保持在10kΩ以下;
(2.2):用户在注视液晶显示器屏幕上某一个闪烁的方块时,在大脑中就会产生和视觉刺激频率具有相同的基频与谐波频率的周期响应,使用脑电记录仪进行放大、模数转换处理,然后将脑电信号传输至信号处理模块(C)。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稳态视觉诱发电位的手功能主动康复训练系统的训练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脑电极安放在用户头皮上,采用64个脑电极在用户头皮FP、FPZ、FP2、AF3、AF4、F7、F5、F3、F1、FZ、F2、F4、F6、F8、FT7、FC5、FC3、FCl、FCz、FC2、FC4、FC6、FT8、T7、C5、C3、C1、Cz、C2、C4、C6、T8、M1、TP7、CP5、CP3、CPl、CPZ、CP2、CP4、CP6、TP8、M2、P7、P5、P3、P1、PZ、P2、P4、P6、P8、PO7、PO5、PO3、POz、PO4、PO6、PO8、CB1、O1、Oz、O2和CB2位置上安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49900.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