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漏风阻风阀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50102.8 | 申请日: | 2021-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5115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5 |
发明(设计)人: | 钟文军;刘春胜;钟文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缚火龙机电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1/22 | 分类号: | F16K1/22;F16K1/226;F16K31/6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龙华街道清湖***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漏风 阻风阀 | ||
本申请属于阻风阀的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防漏风阻风阀,其包括框架,所述框架的内空间设置有若干翻转的叶片,叶片翻转使得相邻叶片在交接处分离或闭合,以实现框架内空间的打开与封闭;相邻叶片的交接处,沿一个叶片的边缘设置有凹边,凹边的外部包裹有弹性包裹层,另一个叶片的对应边缘设置有与凹边内部空间相匹配的挤压条,叶片翻转闭合时,挤压条挤入对应的包裹有弹性包裹层的凹边内。本申请具有减轻阻风阀的漏风现象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阻风阀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防漏风阻风阀。
背景技术
阻风阀也称消防风阀,安装于消防通风管道内,当建筑物出现火灾且火情蔓延到消防通风管道内时,将阻风阀关闭,能够有效帮助避免高温气流被风机抽出,影响到建筑物外部环境。
阻风阀通常包括框架,框架的外围固定安装于消防通风管道的内壁,框架的内空间设置有若干叶片,叶片连接有转动机构,转动机构驱动若干叶片翻转以实现框架内空间的打开与封闭,从而实现消防通风管道的流通与关闭。
然而,目前的阻风阀的漏风现象较为严重,对阻风阀的功能产生了较大的限制。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减轻阻风阀的漏风现象,本申请提供一种防漏风阻风阀。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防漏风阻风阀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防漏风阻风阀,包括框架,
所述框架的内空间设置有若干翻转的叶片,叶片翻转使得相邻叶片在交接处分离或闭合,以实现框架内空间的打开与封闭;
相邻叶片的交接处,沿一个叶片的边缘设置有凹边,凹边的外部包裹有弹性包裹层,另一个叶片的对应边缘设置有与凹边内部空间相匹配的挤压条,叶片翻转闭合时,挤压条挤入对应的包裹有弹性包裹层的凹边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叶片翻转闭合时,挤压条挤入对应的包裹有弹性包裹层的凹边内。一方面,弹性包裹层和挤压条之间的挤压效果极大地减轻了相邻叶片之间的漏风现象。另一方面,相邻叶片之间的交接线更加弯折,不仅增加了叶片两侧流通通道的长度,而且提升了叶片两侧空气流通的难度,由此减轻了相邻叶片之间的漏风现象。再者,挤压条位于凹边内,很大程度上能够提高相邻叶片处的结构稳固性,即使受到流通气体的冲击,也不容易因震动导致相邻叶片的交界处出现相对位置以及空隙,由此进一步减轻阻风阀的漏风现象。
可选的,所述叶片设置为双层结构,叶片边缘的凹边为双层结构的边缘。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方面,双层结构能够有效提升叶片的结构强度,以适应叶片闭合时挤压条和凹边之间的挤压作用力。另一方面,通过将叶片设置为双层,那么两层叶片在边缘处存在空隙,该空隙即可作为凹边,无需再额外设置凹边,简化了结构。
可选的,所述弹性包裹层为橡胶材质的弹性包裹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橡胶材质的弹性佳,且耐磨,适于用作本申请的弹性包裹层。
可选的,所述挤压条为硬质空心金属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硬质空心金属条,一方面,空心的结构设计有利于保障挤压条的结构强度,并减轻挤压条的重量。另一方面,硬质结构的挤压条,有利于提升挤压条挤入弹性包裹层内时的顺畅度,提高叶片翻转的可操作性。
可选的,所述相邻叶片的翻转为对开式。
普通阻风阀的叶片的翻转方式通常为同向式,即叶片的翻转方向是一致的,类似于百叶窗,该种阻风阀的叶片闭合时,相邻叶片从两侧逐渐靠近直至相互抵接,通过转动机构对叶片的控制作用对叶片进行限位。而本申请将两个相邻叶片的翻转方式设置为对开式,一方面,更加便于挤压条挤入凹边,另一方面,挤压条挤入凹边后,挤压条与凹边之间存在相互限位的关系,本身具备较高的稳定性,得以提高叶片闭合后的稳固性,并因此进一步减轻漏风现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缚火龙机电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缚火龙机电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5010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