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细孔放电穿孔机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50325.4 | 申请日: | 2021-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7567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0 |
发明(设计)人: | 陈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大发数控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H1/00 | 分类号: | B23H1/00;B23H9/14;B23H11/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创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67 | 代理人: | 王丽霞 |
地址: | 5181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细孔 放电 穿孔机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细孔放电穿孔机,包括机身、工作台、XYZ轴向移动装置、升降装置、主轴装置、束管装置和电极管导出装置,所述工作台和XYZ轴向移动装置均安装在机身上,所述升降装置安装在XYZ轴向移动装置上,所述主轴装置和束管装置均安装在升降装置上,所述电极管导出装置安装在升降装置下,所述XYZ轴向移动装置驱动升降装置带动主轴装置、束管装置及电极管导出装置沿XYZ轴向运动,所述升降装置可单独驱动主轴装置或束管装置做升降运动,所述主轴装置做旋转运动,所述束管装置做张合运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孔加工设备领域,具体是一种细孔放电穿孔机。
背景技术
细孔放电穿孔机是用于加工细孔的设备。工作前,一般通过夹头对铜管的上端进行夹持,再通过人工将夹头组装在细孔放电穿孔机上,工作时,细孔放电穿孔机驱动夹头带动铜管向下并同时做旋转运动,当铜管穿过电极管导出装置后,通过电极管导出装置将电流传递到铜管上,实现铜管作为电极对工件进行脉冲火花放电,期间通过放电产生的高温对工件进行腐蚀以加工出细孔,这过程中,铜管会被消耗导致长度缩短。
夹头的制造精度往往不高,加上铜管的初始长度较长,夹头带动铜管旋转时,容易让铜管产生较大的径向跳动,通过电极管导出装置能大幅度地减小铜管的径向跳动,而铜管与电极管导出装置之间仍存在一定间隙,使铜管的跳动难以降到最小,难以加工出高精度的细孔。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细孔放电穿孔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细孔放电穿孔机,包括机身、工作台、XYZ轴向移动装置、升降装置、主轴装置、束管装置和电极管导出装置,所述工作台和XYZ轴向移动装置均安装在机身上,所述升降装置安装在XYZ轴向移动装置上,所述主轴装置和束管装置均安装在升降装置上,所述电极管导出装置安装在升降装置下,所述XYZ轴向移动装置驱动升降装置带动主轴装置、束管装置及电极管导出装置沿XYZ轴向运动,所述升降装置可单独驱动主轴装置或束管装置做升降运动,所述主轴装置做旋转运动,所述束管装置做张合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XYZ轴向移动装置包括Y轴向移动机构、龙门架、X轴向移动机构和Z轴向移动机构,所述龙门架安装在Y轴向移动机构上,所述X轴驱动机构安装在龙门架上,所述Z轴向移动机构安装在X轴向移动机构上。
进一步地,所述主轴装置包括自动装夹机构和旋转机构一,所述旋转机构一安装在自动装夹机构上,所述旋转机构一驱动自动装夹机构做旋转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自动装夹机构包括轴承座、中空旋转轴、升降驱动机构和弹性锁紧机构,所述中空旋转轴可转动连接于轴承座内,所述升降驱动机构安装在轴承座上,所述弹性锁紧机构安装在中空旋转轴上,所述旋转机构一驱动中空旋转轴带动弹性锁紧机构做旋转运动,所述升降驱动机构驱动弹性锁紧机构向下运动实现其解锁。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锁紧机构包括锁套、钢珠、弹簧一和弹簧容纳座,所述中空旋转轴下设有下轴段,所述下轴段开设有容纳槽,所述下轴段的圆周壁上开设多个通孔,所述钢珠设置多个且分别位于多个通孔内,多个所述通孔呈圆周阵列分布且均与容纳槽连通,所述锁套可上下活动地套设在下轴段外,所述锁套的下端内具有内径从上到下逐渐缩小的缩口结构,所述弹簧一设在锁套与弹簧容纳座之间,所述弹簧容纳座套装在中空旋转轴外。
进一步地,所述锁套包括多个上导块和T形滑套,多个所述上导块均固设在T形滑套上且呈圆周阵列分布,所述弹簧一的上端套设在T形滑套的下端外。
进一步地,所述弹簧容纳座包括中空底座、多个下导块和内螺纹套,所述中空底座上开设有沉头孔,所述弹簧一的下端位于沉头孔内,多个所述下导块均固设在中空底座上且呈圆周阵列分布,所述内螺纹套的外围向外延伸有多个连接耳,多个所述连接耳分别安装在多个下导块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大发数控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大发数控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5032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