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适应排水压力的地漏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50673.1 | 申请日: | 2021-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231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6 |
发明(设计)人: | 翁窈瑶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E03F5/04 | 分类号: | E03F5/04;E03F5/06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航联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304 | 代理人: | 蔡鼎 |
地址: | 312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适应 排水 压力 地漏 结构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动适应排水压力的地漏结构,属于给排水技术领域。包括地漏主体、内芯和密封筒,地漏主体包括导水锥、下水筒和位于下水筒内侧的中间筒,中间筒与导水锥内壁之间通过若干辐条相连,相邻辐条之间形成一漏水槽;内芯包括盖板和位于盖板下端面的同步筒,同步筒滑动连接在中间筒内侧,同步筒外侧的盖板下表面具有与各漏水适配的翅片,相邻翅片之间形成一漏水缺口;密封筒包括滑动连接在中间筒外侧的滑套和位于滑套外侧的载水筒,载水筒外壁面滑动连接在下水筒内壁上,下水筒的下端具有一内径大于下水筒的连接管,连接管与下水筒之间通过一锥筒状的排水套相连;盖板的外径小于导水锥的内径。本发明具有防堵效果好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给排水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自动适应排水压力的地漏结构。
背景技术
地漏不仅仅是房屋的装潢配件,还是广场、露台、天台等室外场所的排水件,对于这种场合的地漏而言,防臭功能相对次要,更为重要的是配件的防丢、雨水或积水的排水效率,受到降雨量不可控的影响,排水效率尤为关键,如果采用井盖等大孔径排水结构,一方面是存在安全隐患,同时也因尺寸较大而影响地面的整洁和美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自动适应排水压力的地漏结构,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使地漏兼顾防堵性能和排水效率。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自动适应排水压力的地漏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地漏主体、内芯和密封筒,所述地漏主体包括导水锥、连接导水锥下端的下水筒和位于下水筒内侧的中间筒,所述中间筒与导水锥内壁之间通过若干辐条相连,相邻辐条之间形成一漏水槽;所述内芯包括盖板和位于盖板下端面的同步筒,所述同步筒滑动连接在中间筒内侧,所述同步筒外侧的盖板下表面具有与各漏水适配的翅片,相邻翅片之间形成一漏水缺口;所述密封筒包括滑动连接在中间筒外侧的滑套和位于滑套外侧的载水筒,所述载水筒外壁面滑动连接在下水筒内壁上,所述下水筒的下端具有一内径大于下水筒的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与下水筒之间通过一锥筒状的排水套相连;所述盖板的外径小于导水锥的内径;
所述中间筒上周向均匀设置有若干齿轮,所述中间筒上开设有若干个与各齿轮一一对应的安装口,所述齿轮转动连接在安装口对应的中间筒上,所述同步筒上具有若干个与各齿轮一一对应的齿条一,所述滑套上具有若干个与各齿轮一一对应的齿条二;
所述内芯质重大于密封筒质重而使载水筒封堵下水筒。
进一步的,所述同步筒的下端螺纹连接有能够抵靠在中间筒下端面上的限位螺母。
进一步的,所述盖板的中部具有贯通盖板上端面和同步筒内腔的呼吸孔。
进一步的,所述盖板的上端面呈中部高出边部的曲面。
进一步的,所述导水锥的外侧具有开口朝下的限位安装环槽。
进一步的,所述中间筒的上端具有一限位挡圈,所述辐条的内端与限位挡圈外缘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载水筒的底部为网状结构。
网状结构的载水筒可确保水流对载水筒的冲击力的存在,还可以避免载水筒内积垢过多。
连接管用于与预埋的下水管相连,限位安装环槽用于本体与地面的定位和固定,包括与混凝土的固定或其它预埋件的固定。
限位挡圈能够限制滑套上行极限位置,还能够使进入下水筒的水尽可能的不进入滑套与中间筒中间的间隙内。
初态下,即不排水状态下,因内芯质重大于密封筒质重而使载水筒封堵下水筒,此状态下,盖板与导水锥之间形成具有通水和过滤功能的进水通道,但因翅片较深过的插入漏水槽内,该进水通道的通流截面较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5067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