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反透视绘画方法、装置、终端设备以及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50741.4 | 申请日: | 2021-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842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0 |
发明(设计)人: | 石景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景萍 |
主分类号: | G06T11/00 | 分类号: | G06T11/00;G06T11/40 |
代理公司: | 西安新动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45 | 代理人: | 刘强 |
地址: | 710065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透视 绘画 方法 装置 终端设备 以及 存储 介质 | ||
1.一种反透视绘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1)、选取绘画对象的一个或多个接触点,以所述接触点为中心,根据绘画对象的立体空间位置以及与透明物体的距离,对绘画对象进行区域划分;
2)、根据区域以近小远大的原则对绘画对象在画面中进行布局,勾勒出绘画对象的轮廓和细节;
3)、切换绘画工具,对勾勒出绘画对象的轮廓进行上色,根据区域划分,使得以接触点为中心,向外区域清晰度逐步降低;
4)、对相邻区域进行边缘晕染,使得绘画对象的边缘自然过渡;
5)、在完成的绘图上进行透视背景上色,完成整个绘画作品,使得画面主体近小远大,画面写实部分占整个画面的10%以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透视绘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选取绘画对象的一个或多个接触点,以所述接触点为中心,根据绘画对象的立体空间位置以及与透明物体的距离,对绘画对象进行区域划分,具体包括:
选取绘画对象整个动态环节里最接近观赏者的一点或多点为接触点,所述接触点处于同一平面位置,定义为初始面;
以接触点或初始面为中心;
根据绘画对象的空间距离,将绘画对象设置于成倒椎体结构中;
设置距离阈值和划分面,每间隔距离阈值单将倒椎体划分为多个区域,每个区域对应一个层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反透视绘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区域以近小远大的原则对绘画对象在画面中进行布局,控制绘画设备勾勒出绘画对象的轮廓,具体包括:
将每个区域的绘画对象投影到平面图像中,得到投影对象;
根据所述投影对象所在区域对应的轮廓比例,将绘画对象的轮廓和细节进行绘画,其中,接触点范围进行写实勾勒,非接触点以不同区域的层级依次加强模糊,对接触点进行处理,绘制触点压痕轮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反透视绘画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预设清晰范围值,所述区域层级大于等于预设清晰范围值时,进行轮廓绘画;所述区域层级小于预设清晰范围值时,进行轮廓和细节绘画。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反透视绘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距离阈值为两个平行划分面之间的垂直距离值,距离阈值的范围为10mm—2000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透视绘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相邻区域进行边缘晕染包括:
所述根据空间距离来计算不同空间所要表达的模糊强度进行晕染处理,使得作品绘制过程中具有客观真实的视觉效果。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透视绘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完成的绘图上进行透视背景上色具体包括:根据透视背景的颜色,选取颜色,对绘图整体进行涂色,使得绘图具有透视效果的背景色。
8.一种反透视绘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划分处理模块、轮廓绘画模块、上色模块、修饰模块、背景绘画模块;
其中,所述划分处理模块,用于选取绘画对象的一个或多个接触点,以所述接触点为中心,根据绘画对象的立体空间位置以及与透明物体的距离,对绘画对象进行区域划分;
轮廓绘画模块,用于根据区域以近小远大的原则对绘画对象在画面中进行布局,勾勒出绘画对象的轮廓和细节;
上色模块,用于切换绘画工具,对勾勒出绘画对象的轮廓进行上色,根据区域划分,使得以接触点为中心,向外区域清晰度逐步降低;
修饰模块,用于对相邻区域进行边缘晕染,使得绘画对象的边缘自然过渡;
背景绘画模块,用于在完成的绘图上进行透视背景上色,完成整个绘画作品,使得画面主体近小远大,画面写实部分占整个画面的10%以下。
9.一种反透视绘画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被配置为由所述处理器执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反透视绘画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的计算机程序,其中,在所述计算机程序运行时控制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在的设备执行如权利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反透视绘画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景萍,未经石景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50741.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