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冲压级进模具自动检测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50997.5 | 申请日: | 2021-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5874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7 |
发明(设计)人: | 王蕾;胡道春;王红军;刘杨丽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9/04 | 分类号: | G01N29/04;G01N29/22;B08B7/02;H05K7/20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胡文强 |
地址: | 2100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压级 模具 自动检测 系统 | ||
本发明属于无损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冲压级进模具自动检测系统,包括机座和探伤块,且机座与探伤块之间通过导线连接;所述探伤块下侧开设有开口槽;所述探伤块上侧安装有小型气泵;所述探伤块中安装有管道,且管道的一端与小型气泵连通,另一端延伸至开口槽中;需要检测冲压级进模具是否有裂纹时,在待检测面上涂抹润滑油,将探伤块的底面紧贴待检测面并摩擦,裂纹相关信息会显示在机座的显示屏上,通过启动小型气泵向开口槽中泵气,为开口槽下方的待测面提供冷却降温的效果,探伤块与待测面摩擦过程中,使得待测面局部温度升高并受热膨胀,造成裂纹变小,影响检测精度,该降温操作可有效减缓这一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无损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冲压级进模具自动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级进模(也叫连续模)由多个工位组成,各工位按顺序关联完成不同的加工,在冲床的一次行程中完成一系列的不同的冲压加工。
现有技术中也出现了一些关于自动检测装置的技术方案,如申请号为2019100577543的一项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超声波探伤仪,包括包括检测主机、连接于检测主机上的传输线以及可拆卸连接于传输线末端的探头,探头外壳的侧壁上设置有放置座,放置座内开设有容置腔,放置座顶部开设有连通容置腔的螺纹通孔,螺纹通孔上螺纹连接装有耦合剂的溶剂瓶;放置座位于容置腔一侧的腔体侧壁上开设有滑移槽,滑移槽内水平滑移设置有用于封闭容置腔的遮挡组件;放置座位于容置腔另一侧的腔体侧壁上滑移设置有控制遮挡组件沿滑移槽滑移的驱动组件,容置腔底部开设有连通放置座底面的出液通道,该发明具有方便检测人员进行探伤作业的优点。
上述技术中,检测模具的裂纹时,探伤块与待测面摩擦接触的过程中,使得待测面局部温度升高并受热膨胀,造成裂纹宽度变小的问题,影响检测精度。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冲压级进模具自动检测系统。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检测模具的裂纹时,探伤块与待测面摩擦接触的过程中,使得待测面局部温度升高并受热膨胀,造成裂纹宽度变小的问题,影响检测精度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冲压级进模具自动检测系统。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冲压级进模具自动检测系统,包括机座和探伤块,且机座与探伤块之间通过导线连接;所述探伤块下侧开设有开口槽;所述探伤块上侧安装有小型气泵;所述探伤块中安装有管道,且管道的一端与小型气泵连通,另一端延伸至开口槽中;需要检测冲压级进模具是否有裂纹时,在待检测面上涂抹润滑油,将探伤块的底面紧贴待检测面并摩擦,裂纹相关信息会显示在机座的显示屏上,通过启动小型气泵向开口槽中泵气,为开口槽下方的待测面提供冷却降温的效果,探伤块与待测面摩擦过程中,使得待测面局部温度升高并受热膨胀,造成裂纹变小,影响检测精度,该降温操作可有效减缓这一问题。
优选的,所述开口槽中设有转轴,且转轴与探伤块转动连接;所述转轴上固接有涡轮和磨砂轮,且涡轮的位置靠近管道,磨砂轮与探伤块下侧齐平;通过启动小型气泵向开口槽中泵气,进而吹动涡轮旋转,涡轮通过转轴带动磨砂轮旋转,对开口槽下方的待测面进行研磨,模具长时间使用之后,其表面粗糙度通常会增大,产生凹凸不平状,给裂纹检测造成精度影响,该操作可有效减缓这一问题。
优选的,所述探伤块中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中滑动连接有滑块,且转轴与滑块转动连接;所述滑块与滑槽底端之间固接有一号弹簧;当待测面粗糙度较大时,其表面凸起的部位将磨砂轮向上顶起,一号弹簧收缩,磨砂轮对待测面的挤压力增大,从而提高研磨程度,同时涡轮上移后,管道出风口与涡轮的接触面增大,进而涡轮转速提高,进一步提高研磨程度,实现自动调节的效果。
优选的,所述滑槽外侧的探伤块中开设有环形槽,且环形槽中填充有润滑油;所述转轴局部位于环形槽中;通过设置环形槽,使得润滑油与转轴直接接触,从而为转轴提供润滑效果,降低摩擦损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未经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5099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