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电动哑铃控制系统和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51003.1 | 申请日: | 2021-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5955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7 |
发明(设计)人: | 石优国;康烨;徐林建;邢英成;朱友园;黄飞飞;蒋培均;谢远志;曹水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铁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042 | 分类号: | G05B19/042;A63B21/075 |
代理公司: | 北京商专润文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7 | 代理人: | 陈平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南通市崇州大道60***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电动 哑铃 控制系统 控制 方法 | ||
1.一种智能电动哑铃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哑铃运动端(1)和底座控制端(2),所述哑铃运动端(1)和底座控制端(2)通信连接,所述哑铃运动端(2)包括:
传感器模块(11),用于获取所述哑铃运动端的空间使用轨迹;
上控制模块(12),用于根据所述空间使用轨迹计算生成哑铃运动端用户的运动记录单,按照预设传送规则将所述运动记录单上传至所述底座控制端;
所述底座控制端(2)包括:
输入识别模块(21),用于获取用户运动任务的运动设置指标以及铃片配重体的重量;
底座存储模块(23),用于存储用户的运动记录单;
运动控制模块(22),用于接收并提取针对所述运动记录单中用户的运动参数,判断本次运动参数是否完成用户运动任务的运动设置指标,生成运动评价报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电动哑铃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控制模块(22)包括:
运动量监测单元(221),用于根据预设时间间隔判断本次运动参数是否达到运动设置指标,生成运动结果;
语音控制单元(222),用于实时语音播报所述本次运动参数以及运动结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电动哑铃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控制端(2)还包括:重量控制模块(24),用于基于接收用户设置的铃片配重体的重量数据、及/或预设与体重对应的铃片配重体的重量数据、及/或该用户历史记录中最高铃片配重体的重量,控制哑铃运动端的实时输出的铃片配重体的重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电动哑铃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记录单包括使用所述哑铃运动端的用户信息、所述用户对应的哑铃运动端的铃片配重体的重量、哑铃运动端的运动次数、哑铃运动端的运动距离、运动频率、运动时长、用户的消耗能量中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电动哑铃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传送规则包括:
即时上传生成的运动记录单;或者
将生成的运动记录单存储至所述哑铃运动端的哑铃存储模块;
按照预设时间间隔上传存储于所述哑铃存储模块的运动记录单。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电动哑铃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当针对运动设置指标为一个时,所述运动控制模块(22)将该一个运动设置指标作为独立参考指标,生成相应运动记录单的运动结果;当针对运动设置指标为多个时,所述运动控制模块(22)将该运动设置指标作为参考指标组的元素,生成相应记录运动单的运动结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电动哑铃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控制模块(22)判断本次运动参数是否完成用户运动任务的独立参考指标或者参考指标组,若是则生成的判断结果为完成任务,若否则生成的判断结果为未完成任务。
8.一种智能电动哑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哑铃运动端的空间使用轨迹;
根据空间使用轨迹计算生成哑铃运动端用户的运动记录单,按照预设传送规则上传所述运动记录单至底座控制端请求判断;
获取用户运动任务的运动设置指标;
接收并提取针对所述运动记录单中用户的运动参数,判断本次运动参数是否完成用户运动任务的运动设置指标,生成运动评价报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智能电动哑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记录单包括使用所述哑铃运动端的用户信息、所述用户对应的哑铃运动端的铃片配重体的重量、哑铃运动端的运动次数、哑铃运动端的运动距离、运动频率、运动时长、用户的消耗能量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按照预设传送规则上传所述运动记录单至底座控制端请求判断,包括:
即时将生成的运动记录单上传至所述底座控制端请求判断;或者
存储生成的运动记录单;
按照预设时间间隔,将存储的运动记录单上传至所述底座控制端请求判断。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智能电动哑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获取所述哑铃运动端的空间使用轨迹的步骤前:
基于接收用户设置的铃片配重体的重量数据、及/或预设与体重对应的铃片配重体的重量数据、及/或该用户历史记录中最高铃片配重体的重量,控制哑铃运动端的实时输出的铃片配重体的重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铁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铁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5100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