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换热管结构及换热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51302.5 | 申请日: | 2021-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0331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3 |
发明(设计)人: | 丁曦;胡东兵;胡海利;王小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F1/40 | 分类号: | F28F1/4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11323 | 代理人: | 任洋舟;廉振保 |
地址: | 51907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管 结构 换热器 | ||
1.一种换热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管体(1);
多个扰流齿(2),所有所述扰流齿(2)均设置于所述管体(1)的内壁上,且所有所述扰流齿(2)构成至少两个螺旋结构,相邻两个所述螺旋结构之间形成螺旋流道;
每一所述螺旋结构包括至少两个扰流齿(2),在同一所述螺旋结构中,相邻两个所述扰流齿(2)之间具有间距(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扰流齿(2)包括至少一个尖端结构(4),所述尖端结构(4)的尖角指向所述管体(1)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扰流齿(2)包括连接段(21),所述连接段(21)的第一端设置于所述管体(1)的内壁上,所述尖端结构(4)设置于所述连接段(21)的第二端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换热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尖端结构(4)的数量为一个,且所述尖端结构(4)的截面为菱形,所述菱形的一个尖角指向所述管体(1)的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热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扰流齿(2)包括承载部(22),所述承载部(22)设置于所述连接段(21)的第二端上,所述尖端结构(4)设置于所述承载部(22)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换热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尖端结构(4)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尖端结构(4)包括一个侧尖端结构(41)和一个中尖端结构(42),所述中尖端结构(42)设置于所述承载部(22)的中部,所述侧尖端结构(41)设置于所述中尖端结构(42)的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换热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尖端结构(4)的数量为三个,三个所述尖端结构(4)包括两个侧尖端结构(41)和一个中尖端结构(42),所述中尖端结构(42)设置于所述承载部(22)的中部,一个所述侧尖端结构(41)设置于所述中尖端结构(42)的一侧,另一所述侧尖端结构(41)设置于所述中尖端结构(42)的另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换热管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侧尖端结构(41)对称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换热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尖端结构(41)的截面为三角形,所述三角形的任意一条边抵接于所述承载部(22)上;和/或,所述三角形的任意一个角位于所述承载部(22)的边沿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换热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尖端结构(41)的截面为直角三角形,所述直角三角形的斜边朝向所述中尖端结构(42);和/或,所述直角三角形的直角位于所述承载部(22)的边沿处。
11.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换热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尖端结构(42)的尖角的顶点到所述管体(1)的内壁的距离大于所述侧尖端结构(41)的尖角的顶点到所述管体(1)的内壁的距离。
12.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换热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尖端结构(42)的截面为椭圆形;和/或,所述侧尖端结构(41)的截面为椭圆形。
13.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换热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尖端结构(41)的截面包括椭圆形或三角形。
14.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换热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尖端结构(41)的尖角的角度范围为10°至50°。
15.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换热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尖端结构的尖角的角度范围为25°至9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51302.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毛细管电泳仪
- 下一篇:一种聚酯复合离型膜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