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纺织机械加工用具有调节功能的减震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52007.1 | 申请日: | 2021-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8666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盛定高;沈朔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电子信息职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F16F15/067 | 分类号: | F16F15/067;D02J7/00 |
代理公司: | 常州佰业腾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1 | 代理人: | 刘松 |
地址: | 223005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纺织机械 工用 具有 调节 功能 减震 机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纺织机械加工用具有调节功能的减震机构,包括底板,底板的下方设置有中空的底座,且底座的上端开口设置,底板的下表面左右两端和中间部位均固定设置有导向杆,且底板的下方设置有压板,导向杆的下端穿过压板固定设置有活动卡在底座内侧的活动板,通过活动板在底座内的上下活动实现纺织机械可上下活动缓冲,此时通过在活动板的上下两侧设置的弹簧实现对活动板上下活动时的弹性缓冲,具有较好的减震效果,同时通过旋拧松紧螺丝在调节块上拧紧使得压板向下压紧从而使得上下两侧的弹簧进行压缩增大弹簧的顶紧力,从而对弹簧减震强度的调节更好的满足实际的减震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机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纺织机械加工用具有调节功能的减震机构。
背景技术
纺织原意是取自纺纱与织布的总称,但是随着纺织知识体系和学科体系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特别是非织造纺织材料和三维复合编织等技术产生后,已经不仅是传统的手工纺纱和织布,也包括无纺布技术,现代三维编织技术,现代静电纳米成网技术等生产的服装用、产业用、装饰用纺织品,而纺织加工则离不开纺织机械。
本发明的申请人发现现有的纺织机械在进行加工时的减震效果差,并且在加工时无法对纺织机械的减震强度进行调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纺织机械加工用具有调节功能的减震机构,旨在现有的纺织机械在进行加工时的减震效果差,并且在加工时无法对纺织机械的减震强度进行调节的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纺织机械加工用具有调节功能的减震机构,包括底板,底板的下方设置有中空的底座,且底座的上端开口设置,底板的下表面左右两端和中间部位均固定设置有导向杆,且底板的下方设置有压板,导向杆的下端穿过压板固定设置有活动卡在底座内侧的活动板,且活动板的上侧与压板之间以及活动板的下侧与底座的内侧底部之间均设置有弹簧,压板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设置有固定块,且固定块处竖直穿插有松紧螺丝,左右两侧松紧螺丝的下端旋拧穿过固定在底座左右两端的调节块,通过底板对纺织机械进行支撑固定,通过活动板在底座内的上下活动实现纺织机械可上下活动缓冲,此时通过在活动板的上下两侧设置的弹簧实现对活动板上下活动时的弹性缓冲,具有较好的减震效果,同时通过旋拧松紧螺丝在调节块上拧紧使得压板向下压紧从而使得上下两侧的弹簧进行压缩增大弹簧的顶紧力,从而对弹簧减震强度的调节更好的满足实际的减震需求。
进一步的,底板的上表面左右两端均固定设置有侧板,且两个侧板之间的中间部位设置有导向辊,导向辊的前侧设置有调节辊,且导向辊和调节辊之间穿引有纺织线,通过导向辊实现对纺织线的导向,并通过调节辊对纺织线进行松紧调节。
进一步的,调节辊的两端的转轴穿过侧板的部位的上侧均设置有固定在侧板上的固定板,且固定板处穿插有调节螺丝,调节螺丝可转动固定在固定板上,且调节螺丝的下端旋拧穿过转轴,侧板上位于转轴穿过的位置设置有导向开口,通过旋拧调节螺丝驱动转轴带动调节辊升降调节从而实现对纺织线的松紧调节。
进一步的,导向辊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有对纺织线进行吸毛的吸毛管,且吸毛管的一端穿过侧板通过吸风管与吸风箱连接,通过吸风箱进行吸风从而使得吸毛管进行吸毛将纺织线上产生的绒毛吸走。
进一步的,吸风箱的下端设置有可翻转打开的底盖,且吸风箱的上端罩设有盖板,吸风箱的右端设置有向外侧排气的风机,且吸风箱的内侧设置有过滤板,吸风箱的内侧左侧壁与过滤板之间的下端设置有下料口,且吸风箱的内侧底部设置有与下料口连通的存料腔,过滤板的左侧设置有对其进行清理的清理刷,通过风机不断的排风使得吸进的绒毛被过滤板过滤阻拦下来并在清理刷的作用下清理掉落进存料腔内进行存储,并通过打开底盖则可对收集的绒毛进行排出。
进一步的,清理刷包括固定在盖板上端的气压杆,气压杆的顶杆穿过盖板固定设置有刷杆,且刷杆面向过滤板的一侧设置有均匀排布的刷毛,通过气压杆的顶杆驱动刷杆升降从而使得刷毛对过滤板进行表面的清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电子信息职业学院,未经江苏电子信息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5200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