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差速器壳体加工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52390.0 | 申请日: | 2021-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6981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0 |
发明(设计)人: | 戴小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银峰铸造(芜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5/00 | 分类号: | B23P15/00;F16H48/40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董杰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差速器 壳体 加工 工艺 | ||
1.一种差速器壳体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差速器壳体加工工艺包括:
步骤1、分别车削差速器壳体的第一端和第二端;
步骤2、精加工半轴孔和粗精加工行星轴孔;
步骤3、加工内球面和行星轴孔;
步骤4,加工轴承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差速器壳体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采用复合刀具,通过双主轴倒立数控车床车削加工差速器壳体的两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差速器壳体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采用半精镗刀具和精铰刀具对半轴孔进行加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差速器壳体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采用U钻,通过主轴的C轴功能对行星轴孔进行加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差速器壳体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加工时,采用半轴孔定位,并将差速器壳体的大外圆的端面夹紧,再对内球面和行星轴孔进行加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差速器壳体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的内球面加工包括粗加工和精加工;其中,
精加工采用镗刀数控插补车削的方式进行加工,以消除楔块结构磨损后形成的空隙。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差速器壳体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还包括对行星轴孔和内球面进行倒角处理。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差速器壳体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倒角处理中采用双刀具同时加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差速器壳体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4轴承颈加工后采用测量中心对零件的轴颈和轴承安装面的距离进行检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银峰铸造(芜湖)有限公司,未经银峰铸造(芜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5239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