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负载金和二氧化锰纳米颗粒的聚N-乙烯基己内酰胺纳米凝胶及其制备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52518.3 | 申请日: | 2021-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9945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3 |
发明(设计)人: | 史向阳;刘勇;张昌昌;涂文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华大学;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K49/12 | 分类号: | A61K49/12;A61K49/18;A61K49/04;A61K49/00;A61K41/00;A61K9/06;A61K47/32;A61P3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泰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3 | 代理人: | 魏峯 |
地址: | 20162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负载 二氧化锰 纳米 颗粒 乙烯基 己内酰胺 凝胶 及其 制备 应用 | ||
1.一种负载金和二氧化锰纳米颗粒的聚N-乙烯基己内酰胺纳米凝胶,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凝胶包括:金纳米颗粒、二氧化锰纳米颗粒、乙酰乙酸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和聚N-乙烯基己内酰胺纳米凝胶;所述乙酰乙酸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作为共聚单体通过沉淀聚合的方法均匀分布在聚N-乙烯基己内酰胺纳米凝胶中,所述金纳米颗粒和二氧化锰纳米颗粒原位负载在纳米凝胶内部;
所述负载金和二氧化锰纳米颗粒的聚N-乙烯基己内酰胺纳米凝胶的制备方法,包括:
(1)将表面活性剂、交联剂、一半量的乙酰乙酸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AAEM和N-乙烯基己内酰胺VCL溶解于水中,在N2环境下搅拌,加入引发剂搅拌,加入另一半量的AAEM,继续搅拌反应,冷却,透析,冻干,得到聚N-乙烯基己内酰胺纳米凝胶PVCL NGs;
(2)将步骤(1)中PVCL NGs分散在超纯水中,加入氯金酸溶液搅拌,加入硼氢化钠溶液,继续搅拌反应,离心,透析,冻干,得到载金纳米颗粒的聚N-乙烯基己内酰胺纳米凝胶PVCL-Au NGs;
(3)将步骤(2)中PVCL-Au NGs分散在超纯水中,加入高锰酸钾溶液,搅拌反应,透析,冻干,得到负载金和二氧化锰纳米颗粒的聚N-乙烯基己内酰胺纳米凝胶PVCL-Au-MnO2NGs。
2.一种负载金和二氧化锰纳米颗粒的聚N-乙烯基己内酰胺纳米凝胶的制备方法,包括:
(1)将表面活性剂、交联剂、一半量的乙酰乙酸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AAEM和N-乙烯基己内酰胺VCL溶解于水中,在N2环境下搅拌,加入引发剂搅拌,加入另一半量的AAEM,继续搅拌反应,冷却,透析,冻干,得到聚N-乙烯基己内酰胺纳米凝胶PVCL NGs;
(2)将步骤(1)中PVCL NGs分散在超纯水中,加入氯金酸溶液搅拌,加入硼氢化钠溶液,继续搅拌反应,离心,透析,冻干,得到载金纳米颗粒的聚N-乙烯基己内酰胺纳米凝胶PVCL-Au NGs;
(3)将步骤(2)中PVCL-Au NGs分散在超纯水中,加入高锰酸钾溶液,搅拌反应,透析,冻干,得到负载金和二氧化锰纳米颗粒的聚N-乙烯基己内酰胺纳米凝胶PVCL-Au-MnO2NGs。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表面活性剂为十二烷基硫酸钠;交联剂为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引发剂为偶氮二羧乙基-2-异丁基脒水合物ACMA。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交联剂、表面活性剂、VCL和AAEM的摩尔比为1:0.1~0.5:30~40:3~5。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在N2环境下搅拌温度为50~70℃,搅拌时间为20~40min;加入引发剂搅拌时间为2~5min;继续搅拌反应时间为2~5h。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2)和(3)中透析是采用截留分子量为8-14kDa透析袋,透析时间为2~5d。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氯金酸、硼氢化钠和PVCL NGs的质量比为1:1~5:5~10。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搅拌温度为2~10℃,搅拌时间为0.5~2h;继续搅拌反应温度为2~10℃,反应时间为5~10h。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高锰酸钾和PVCL-AuNGs的质量比为1:10~15;搅拌反应温度为室温,搅拌反应时间为5~10h。
10.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纳米凝胶在制备具有CT/MR双模态成像和“全过程”放疗增敏的诊疗剂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华大学;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未经东华大学;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52518.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