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泪道冲洗收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53316.0 | 申请日: | 2021-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8878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31 |
发明(设计)人: | 龚春蓓;王晓蕾;王贞;张瑞;李小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H35/02 | 分类号: | A61H35/02 |
代理公司: | 重庆中之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3 | 代理人: | 廖天云 |
地址: | 40003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泪道 冲洗 装置 | ||
本发明属于医疗辅助器械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泪道冲洗收水装置,包括两个分别对应上泪小点和下泪小点的透明的收水件,收水件包括管状段和收集段,管状段和收集段连通,管状段设有用于和上泪小点或下泪小点接触连通的开口,管状段端部设有供泪道冲洗针穿过的凹槽。采用本发明的方案,可以解决目前临床上进行泪道冲洗操作时,未对返流液采取集中收集,影响对病情的判断不够准确;因冲洗液在返流过程中会经过结膜囊,若冲洗液留在结膜囊内容易造成感染;冲洗液流动过程中遇到阻力,冲洗力度过高会导致冲洗液返流时喷射到医护人员的头面部,引起交叉感染等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辅助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了泪道冲洗收水装置。
背景技术
泪道冲洗术是通过将液体注入泪道疏通其不同部位阻塞的操作技术,在临床上具有以下重要意义:(1)可作为检查泪道是否通畅,有无炎症,为泪道疾病的诊断提供依据;
(2)是内眼手术前常规冲洗,防止术后感染;
(3)可作为暂时的慢性泪囊炎治疗方法,用抗生素溶液冲洗泪道以清除泪囊内脓液;
(4)是泪道手术前后常规冲洗。
泪道冲洗的常规操作为将泪道冲洗针插入上泪小点或下泪小点内,通过泪道冲洗针将冲洗液通入,例如将冲洗液从下泪小点通入后,根据堵塞位置不同,冲洗液可能从下泪小点返流,也可能从上泪小点返流,同时在疏通阻塞时,冲洗液往往会带出分泌液,根据冲洗液返流出的位置以及分泌液的量和性状等,可以判断患者病情。
现有技术中通常是操作者分开患者下眼睑或上眼睑,充分暴露泪小点,用泪道冲洗针将冲洗液通入,操作者根据肉眼直接观察到冲洗液返流出的位置、返流液的量和性状来判断患者的病情),上述操作过程存在以下问题:1、未对返流液采取集中收集,对病情的判断不够准确,特别是对返流液的量和性状的判断不够精确;2、因冲洗液在返流过程中会经过结膜囊经眼外眦处排出,若返流液留在结膜囊内容易造成感染,且后续还需进行结膜囊冲洗以及对患者脸部进行擦洗等操作;3、冲洗液流动过程中遇到阻力,冲洗力度过高会导致冲洗液返流时喷射到医护人员的头面部,引起交叉感染的可能。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泪道冲洗收水装置,以解决1、因无法收集冲洗返流液而导致对病情的判断不够准确;2、因冲洗液在返流过程中会经过结膜囊,若返流液留在结膜囊内容易造成感染,且后续还需进行结膜囊冲洗以及对患者脸部进行擦洗等操作;3、冲洗液流动过程中遇到阻力,冲洗力度过高会导致冲洗液返流时喷射到医护人员的头面部引起交叉感染的可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泪道冲洗收水装置,包括两个分别对应上泪小点和下泪小点的透明的收水件,收水件包括管状段和收集段,管状段和收集段连通,管状段设有用于和上泪小点或下泪小点接触连通的开口,管状段端部设有供泪道冲洗针穿过的凹槽。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通过两个透明的收水件同时收集上泪小点和下泪小点处的冲洗返流液,便于观察冲洗返流液具体从何处排出,且分别的排出量以及排出的分泌物的量和性状,后续可以根据收水件收集的返流液,准确判断病情。同时,通过对返流液的分别收集,避免返流液留在结膜囊内所引起感染的可能,并减少了结膜囊冲洗和患者脸部擦洗等操作。另外,也避免了返流液喷射到医护人员的头面部,更有利于操作安全。
2、收水件包括管状段和收集段,管状段用于引流至收集段,管状段为配合上泪小点或下泪小点,可设置较细,为了便于收水,设置收集段。
3、凹槽的设置,一方面便于泪道冲洗针穿过,另一方面,凹槽和泪道冲洗针相互限位,避免泪道冲洗针移动。
进一步,管状段端部设有柔性层。
有益效果:通过柔性层的设置,避免管状段端部划伤患者眼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5331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