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增程式电动商务车的下车体地板布置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53414.4 | 申请日: | 2021-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769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1 |
发明(设计)人: | 石路;罗洲;刘国平;陆兴旺;唐小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岚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5/20 | 分类号: | B62D25/20;B60K1/04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权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5 | 代理人: | 唐勇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经济技术***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程式 电动 商务车 车体 地板 布置 结构 | ||
本申请涉及一种用于增程式电动商务车的下车体地板布置结构,属于汽车地板技术领域,包括:地板框架,其包括左纵梁、右纵梁,以及连接在左纵梁和右纵梁之间的后横梁;地板本体,其包括位于左纵梁和右纵梁之间且向上隆起的地板中央通道,地板中央通道的后端与后横梁固定连接;动力电池,其呈水平方向固定设置在地板中央通道的下方,动力电池与后横梁之间预设有横向贯通空间;加强组件,其包括位于横向贯通空间内且将地板中央通道的两侧连成一体的加强横梁,后横梁内沿后横梁的长度方向固定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钢板加强筋。本申请的加强组件整体提升了车身下车体地板刚度,提升了车身下车体地板模态,避免了车身下车体地板异响和抖动问题发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汽车地板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增程式电动商务车的下车体地板布置结构。
背景技术
伴随人们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人们对汽车的乘坐舒适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各汽车厂家为满足客户需求,提升品牌市场竞争力,在控制设计成本最低的前提下,不断优化车身结构以达到最佳的整车NVH性能。车身下车体直接影响乘客对车身振动噪声的主观感受,其振动噪声传递函数对汽车的乘坐舒适性有很大的影响。车身下车体刚度的不足容易引起车身振动、轰鸣现象,使整车乘坐舒适性大打折扣,直接影响人的主观感受。
MPV汽车(Multi-Purpose Vehicles,多用途汽车)是集旅行车宽大乘员空间、轿车的舒适性和厢式货车的功能于一身的汽车。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对MPV汽车需求也进一步增大。在MPV汽车整车NVH性能的前期开发过程中,地板模态偏低会导致后期实车上的地板抖动问题,尤其是对于增程式电动车而言,电动车有着续航里程这一痛点问题,对整车轻量化的要求更为苛刻。
为满足MPV汽车空间与乘坐舒适性需求,MPV汽车的下车体结构一般不同于轿车,其下车体结构的地板中央通道结构高度设计较低。由于地板中央通道高度较低、地板上的横梁、纵梁布置较少,天然的降低了地板模态。车身的弯扭刚度、模态、碰撞性能等都将受到一定的影响。在车辆发生碰撞时容易发生变形,很难保证乘员的安全。
此外,增程式电动商务车相比于纯电动车,还有发动机及排气等系统,因而激励源更大,更容易引发地板抖动问题。
相关技术中,在地板中央通道的两侧增设贯通式纵梁,或在下车体内部增设横梁,但是上述两种方案存在显而易见的问题,首先带来的车体重量及成本的增加,对重量极度敏感的增程式电动商务车上较难推动。其次对布置空间侵占过多,增程式电动商务车对内部空间要求极高,因而地板中央通道高度较低,在地板中央通道两侧增设贯通式纵梁及在下车体内部增加横梁将与管线干涉。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增程式电动商务车的下车体地板布置结构,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增程式电动商务车的下车体模态低,容易引发地板抖动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增程式电动商务车的下车体地板布置结构,包括:
地板框架,所述地板框架包括左纵梁、右纵梁,以及连接在所述左纵梁和右纵梁之间的后横梁;
地板本体,所述地板本体包括位于所述左纵梁和右纵梁之间且向上隆起的地板中央通道,地板中央通道的后端与后横梁固定连接;
动力电池,所述动力电池呈水平方向固定设置在所述地板中央通道的下方,所述动力电池与后横梁之间预设有横向贯通空间;
加强组件,所述加强组件包括位于所述横向贯通空间内且将所述地板中央通道的两侧连成一体的加强横梁,所述后横梁内沿所述后横梁的长度方向固定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钢板加强筋。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地板中央通道底部两侧分别设有连接所述加强横梁的折边,所述折边向地板中央通道的外侧延伸;
所述折边上开设有连接所述加强横梁的安装孔,所述加强横梁的两端分别通过螺栓与所述地板中央通道的底部两侧的折边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岚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岚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5341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