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重复利用的钢筋马凳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53441.1 | 申请日: | 2021-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302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1 |
发明(设计)人: | 刘玉娟;李轩花;曹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商学院 |
主分类号: | E04G21/12 | 分类号: | E04G21/12;E04G21/18 |
代理公司: | 郑州大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1111 | 代理人: | 祁学民 |
地址: | 4512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重复 利用 钢筋 及其 使用方法 | ||
1.一种可重复利用的钢筋马凳,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杆(1)、控制筒(2)、夹持杆(3)和定位杆(4);
所述控制杆(1)为外周壁上设置有第一外螺纹(12)的圆杆体,控制杆(1)的外周壁上环形阵列有多个控制槽(11),所述控制槽(11)为沿控制杆(1)高度方向向内凹陷、开口朝外的槽体,控制槽(11)的上下两端贯穿控制杆(1)的上下端面,多个所述控制槽(11)在控制杆(1)外周壁上间隔设置,控制杆(1)的上端同轴连接有把手(13),所述把手(13)为圆板体;
所述控制筒(2)套装在控制杆(1)外部,控制筒(2)为圆筒体,控制筒(2)的内周壁上设置有与控制杆(1)外周壁上的第一外螺纹(12)相配应的第一内螺纹,控制筒(2)经第一内螺纹与第一外螺纹(12)相配合的旋装在控制杆(1)外周壁上,控制筒(2)的周壁上端左部设置有贯穿控制筒(2)周壁的圆形通孔(21),所述圆形通孔(21)内穿装有与圆形通孔(21)相配应的销钉(22),所述销钉(22)的内端伸入控制杆(1)的多个控制槽(11)中任意一个控制槽(11)内、外端同轴连接有控制板(23),所述控制板(23)为圆形板体,控制板(23)与控制筒(2)外周壁之间的销钉(22)外周壁外部套设有拉伸弹簧(24),所述拉伸弹簧(24)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控制板(23)朝向控制筒(2)的表面和控制筒(2)外周壁上,圆形通孔(21)下方的控制筒(2)上设置有前后相对的两个由左到右贯穿控制筒(2)的截面为长方形的贯穿孔,位于前侧的贯穿孔是第一贯穿孔(25)、位于后侧的贯穿孔是第二贯穿孔(26),所述第一贯穿孔(25)的后侧面和第二贯穿孔(26)的前侧面分别与控制筒(2)内周壁的前端和后端相切,第一贯穿孔(25)和第二贯穿孔(26)的下方设置有与第一贯穿孔(25)和第二贯穿孔(26)相贯通的上端开口且位于控制筒(2)内的长方形槽(27),所述长方形槽(27)前后侧面分别与第一贯穿孔(25)的前侧面和第二贯穿孔(26)的后侧面对齐,所述长方形槽(27)的左右侧面分别位于控制筒(2)内周壁的左端左侧和控制筒(2)内周壁的右端右侧;
所述夹持杆(3)包括第一夹持杆(31)和第二夹持杆(32),所述第一夹持杆(31)为长方形杆体,第一夹持杆(31)的左部和右部均间隔设有多个贯穿第一夹持杆(31)前后侧面的、开口向下的第一通槽(311),每个所述第一通槽(311)的开口均向下贯穿第一夹持杆(31)下表面,每个第一通槽(311)的下端开口右部均设置有第一封板(312),所述第一封板(312)的长度大于第一通槽(311)长度的二分之一,所述第一封板(312)的前后两端与第一夹持杆(31)的前后侧面对齐,第一封板(312)的右端连接第一通槽(311)的右侧内壁下端,第一封板(312)的左端与第一通槽(311)的左侧内壁之间有间距,第一封板(312)的上表面与第一通槽(311)的内顶面之间有间距,第一夹持杆(31)后侧面中心设置有向后凸起的沿夹持杆(3)高度方向的第一齿牙(313),第一夹持杆(31)下表面中心设置有沿第一夹持杆(31)宽度方向的第一定位板(314),所述第一定位板(314)为长方形板体,第一夹持杆(31)穿装在第一贯穿孔(25)内,第一齿牙(313)向后伸出第一贯穿孔(25)进入长方形槽(27)内且位于控制杆(1)前部左侧,第一定位板(314)向下伸进长方形槽(27)前部内,第一定位板(314)左右侧面与长方形槽(27)的左右内侧壁之间分别连接有第一压缩弹簧(315)和第二压缩弹簧(316),所述第一压缩弹簧(315)呈压缩状态,第二压缩弹簧(316)呈自然状态,所述第二夹持杆(32)为长方形杆体,第二夹持杆(32)的左部和右部均间隔设有多个贯穿第二夹持杆(32)前后侧面的、开口向下的第二通槽(321),多个第二通槽(321)与多个第一通槽(311)一一前后相对,每个所述第二通槽(321)的开口均向下贯穿第二夹持杆(32)下表面,每个第二通槽(321)的下端开口左部均设置有第二封板(322),所述第二封板(322)与第一封板(312)长度一致,所述第二封板(322)的前后两端与第二夹持杆(32)的前后侧面对齐,第二封板(322)的左端连接第二通槽(321)的左侧内壁下端,第二封板(322)的右端与第二通槽(321)的右侧内壁之间有间距,第二封板(322)的上表面与第二通槽(321)的内顶面之间有间距,第二夹持杆(32)前侧面中心设置有向前凸起的沿夹持杆(3)高度方向的第二齿牙(323),第二夹持杆(32)下表面中心设置有沿第二夹持杆(32)宽度方向的第二定位板(324),所述第二定位板(324)为长方形板体,第二夹持杆(32)穿装在第二贯穿孔(26)内,第二齿牙(323)向前伸出第二贯穿孔(26)进入长方形槽(27)内且位于控制杆(1)后部右侧,第二定位板(324)向下伸进长方形槽(27)后部内,第二定位板(324)左右侧面与长方形槽(27)的左右内侧壁之间分别连接有第三压缩弹簧(325)和第四压缩弹簧(326),所述第四压缩弹簧(326)呈压缩状态,第三压缩弹簧(325)呈自然状态;
所述定位杆(4)有两个,两个定位杆(4)分别铰接在控制筒(2)的外周壁前部上端和控制筒(2)的外周壁后部上端且呈前后对称状态,所述定位杆(4)包括第一杆体(41)、第二杆体(42)、套筒(43)和卡爪(44),所述第一杆体(41)为圆杆体,第一杆体(41)外周壁上设置有第二外螺纹,第一杆体(41)的中心同轴设置有贯穿第一杆体(41)上下端面的方形通孔,第一杆体(41)的上端铰接在控制筒(2)的外周壁上,所述第二杆体(42)为与第一杆体(41)直径和长度均一致的圆杆体,第二杆体(42)上设置有第三外螺纹,所述第三外螺纹与第二外螺纹的直径和螺距均一致,第三外螺纹的旋向与第二外螺纹的旋向相反,第二杆体(42)的上端同轴设置有与第一杆体(41)上的方形通孔相配应的方形杆体(421),所述方形杆体(421)伸进方形通孔内,第一杆体(41)外周壁下部和第二杆体(42)外周壁上部共同旋装有套筒(43),所述套筒(43)是截面为正方形的柱体,所述套筒(43)内同轴设置有贯穿套筒(43)上下端面的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孔的上下两端设置有旋向相反的第二内螺纹,所述第二杆体(42)下端连接有卡爪(44),所述卡爪(44)为开口朝下的“C”形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商学院,未经郑州商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5344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源管理方法
- 下一篇:智能响应型可溶性微针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