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生物-光电化学-热电化学耦合产氢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53708.7 | 申请日: | 2021-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8884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4 |
发明(设计)人: | 杨伟;唐继国;鲍静静;孙立成;莫征宇;杜敏;刘洪涛;可汗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主分类号: | C25B1/04 | 分类号: | C25B1/04;C25B1/55;C25B9/65;C25B9/67;C25B15/027 |
代理公司: | 成都方圆聿联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41 | 代理人: | 苟铭 |
地址: | 610065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生物 光电 化学 热电 耦合 系统 | ||
1.微生物-光电化学-热电化学耦合产氢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微生物阳极、光阴极、热化学电池;
热化学电池位于微生物阳极、光阴极之间,并且热化学电池的阴极与微生物阳极之间、热化学电池的阳极与光阴极之间均设有离子交换膜;光阴极通过绝缘导热材料与热化学电池阳极连接,使得光阴极热量有效传递到热化学电池阳极;
微生物阳极和光阴极通过导线连接到外部电路和设备;
热化学电池的阳极、阴极直接通过外电路连接,形成内部回路和形成的电压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光电化学-热电化学耦合产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化学电池中,阳极、阴极之间放置一层高离子通透性和高隔热性能的材料,保证电化学反应过程中离子传递的同时提供阴阳极温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光电化学-热电化学耦合产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阴极侧使用透明的石英玻璃材料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5370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