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分析肿瘤细胞耐药性的方法和试剂盒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54859.4 | 申请日: | 2021-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6740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9 |
发明(设计)人: | 窦红静;刘灵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64 | 分类号: | G01N21/64;G01N21/01 |
代理公司: | 上海旭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0 | 代理人: | 郑立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析 肿瘤 细胞 耐药性 方法 试剂盒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析肿瘤细胞耐药性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提供一种二氧化硅纳米颗粒、聚苯乙烯‑co‑聚丙烯酸纳米颗粒或金属有机框架纳米颗粒;(b)将所述二氧化硅纳米颗粒、聚苯乙烯‑co‑聚丙烯酸纳米颗粒或金属有机框架纳米颗粒与肿瘤细胞共孵培养;(c)检测肿瘤细胞对所述二氧化硅纳米颗粒、聚苯乙烯‑co‑聚丙烯酸纳米颗粒或金属有机框架纳米颗粒的内吞性能。本发明的分析方法,能够清楚、直观、高效地分析出耐药性肿瘤细胞;提供的纳米粒子合成过程简便,耗费时间短,与肿瘤细胞共孵后,采用流式细胞仪进行检测,通过检测结果来判断肿瘤细胞的耐药性的强弱,以及耐药细胞所占的比例,方法简单高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肿瘤分析和治疗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分析肿瘤细胞耐药性的方法和试剂盒。
背景技术
癌症是全世界范围内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问题,目前癌症的治疗方法主要有化疗、放射治疗、免疫治疗等。然而在癌症治疗过程中总是有不同程度的耐药产生,降低癌症治疗的效果。其中,化疗时发生的多药耐药是肿瘤化疗面临的主要挑战。化疗的多药耐药可由多种原因导致,最为常见的是p-糖蛋白的表达使得化疗药物被泵出细胞,化疗药物不能在细胞中累积达到杀死细胞的浓度,进而达不到治疗效果。所以,针对肿瘤化疗的多药耐药,分析其耐药细胞与非耐药细胞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专利CN111440840A公开了一种利用多糖基纳米颗粒分析肿瘤细胞耐药性的方法。但是这种亲水性的纳米颗粒穿过脂溶性的细胞膜尚存在局限性,并且这种纳米颗粒合成过程较为复杂,实验条件要求高,耗时长。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缺陷,发明人引入了具有不同表面特性的纳米颗粒,分别是二氧化硅纳米颗粒、聚苯乙烯-co-聚丙烯酸纳米颗粒和金属有机框架纳米颗粒。这些纳米颗粒合成过程简便,后处理耗费时间短,且表面特性更有利于穿过细胞膜并被细胞内吞。通过对纳米颗粒进行荧光标记或表面修饰,使纳米颗粒具有通过特异性的内吞性能来分析耐药性肿瘤细胞的能力,并以此为手段研究肿瘤耐药性的发生发展机制、以及肿瘤耐药细胞—非耐药细胞的相互作用机制,将对癌症的诊断和治疗均具有非常大的应用价值。
发明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更简单高效地分析出耐药性肿瘤细胞。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分析肿瘤细胞耐药性的方法,包括将二氧化硅纳米颗粒、聚苯乙烯-co-聚丙烯酸纳米颗粒或金属有机框架纳米颗粒应用于肿瘤细胞的步骤。
进一步地,包括以下步骤:
(a)提供一种二氧化硅纳米颗粒、聚苯乙烯-co-聚丙烯酸纳米颗粒或金属有机框架纳米颗粒;
(b)将所述二氧化硅纳米颗粒、聚苯乙烯-co-聚丙烯酸纳米颗粒或金属有机框架纳米颗粒与肿瘤细胞共孵培养;
(c)检测肿瘤细胞对所述二氧化硅纳米颗粒、聚苯乙烯-co-聚丙烯酸纳米颗粒或金属有机框架纳米颗粒的内吞性能。
进一步地,金属有机框架纳米颗粒包括ZIF-8纳米颗粒,ZIF-70纳米颗粒和ZIF-90纳米颗粒等。
进一步地,在步骤(b)之前还包括步骤(d),步骤(d)为对二氧化硅纳米颗粒、聚苯乙烯-co-聚丙烯酸纳米颗粒或金属有机框架纳米颗粒进行荧光分子修饰。
进一步地,步骤(d)中荧光分子选自荧光素、罗丹明、菁染料、香豆素和荧光无机纳米晶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地,二氧化硅纳米颗粒、聚苯乙烯-co-聚丙烯酸纳米颗粒或金属有机框架纳米颗粒与荧光分子按照质量比20-2000:1进行反应。
进一步地,步骤(b)中将二氧化硅纳米颗粒、聚苯乙烯-co-聚丙烯酸纳米颗粒或金属有机框架纳米颗粒与肿瘤细胞共孵培养0.5-4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5485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驾驶辅助装置、控制方法及存储介质
- 下一篇:α粒子发射率测试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