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三维速度视线坐标系的建立方法及其转换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55471.6 | 申请日: | 2021-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5159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5 |
发明(设计)人: | 张锦林;李炯;李万礼;叶继坤;周池军;邵雷;赵岩;骆长鑫;李明杰;唐骁;齐强;李旭;姜宝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B11/00 | 分类号: | G01B11/00;G01P3/36 |
代理公司: | 西安研创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39 | 代理人: | 娄柱 |
地址: | 710051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三维 速度 视线 坐标系 建立 方法 及其 转换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维速度视线坐标系的建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根据拦截器M和目标T的初始位置确定视线r;S2、对步骤S1得到的视线r进行单位化,得到视线方向单位矢量esubgt;r/subgt;,视线方向单位矢量esubgt;r/subgt;所在的射线,即esubgt;r/subgt;轴;S3、通过拦截器的速度Vsubgt;M/subgt;所在方向和esubgt;r/subgt;轴建立得到速度视线平面esubgt;r/subgt;Mesubgt;v/subgt;,通过esubgt;r/subgt;×Vsubgt;M/subgt;,并求解,得到esubgt;Ω/subgt;轴;S4、通过将步骤S2得到的esubgt;r/subgt;轴和步骤S3得到的esubgt;Ω/subgt;轴叉乘得到esubgt;v/subgt;轴;S5、以拦截器M的初始点为原点,以esubgt;r/subgt;轴作为X轴,以esubgt;v/subgt;轴作为Y轴,以esubgt;Ω/subgt;轴作为Z轴,即得到三维速度视线坐标系,本发明还公开了三维速度视线坐标系的转换方法,将地面固定坐标系通过三维坐标计算和转换的方法优化为三维速度视线坐标系,该转换方法采用了叉乘的方法,在计算机上运行更为简洁、快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目标与拦截器的三维机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三维速度视线坐标系的建立方法及其转换方法。
背景技术
目标指的是高超声速飞行器,为了实现拦截器对目标更好的拦截,需要对拦截器与目标的相对运动进行研究,目前对拦截器与目标的相对运动大多都是采用地面固定坐标系进行研究,大多数是将三维问题转化到二维视线平面上解决,而且坐标系的建立与目标的速度也有很大关系,在实际的拦截过程中,这对于雷达的要求过高,难以达到其要求,三维机动也仅是在视线平面内的机动,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三维速度视线坐标系的建立方法及其转换方法。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三维速度视线坐标系的建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根据拦截器M和目标T的初始位置确定视线r;
S2、对步骤S1得到的视线r进行单位化,得到视线方向单位矢量er,视线方向单位矢量er所在的射线,即er轴;
S3、通过拦截器M的速度VM所在方向和步骤S2得到的er轴建立得到速度视线平面erMev,通过er×VM,并求解,得到eΩ轴;
S4、通过将步骤S2得到的er轴和步骤S3得到的eΩ轴叉乘得到ev轴;
S5、以拦截器M的初始点为原点,以er轴作为X轴,以ev轴作为Y轴,以eΩ轴作为Z轴,即得到三维速度视线坐标系。
优选的,步骤S1中,所述拦截器M和目标T在地面固定坐标系下的初始位置分别为(xm,ym,zm),(xt,yt,zt),通过拦截器M和目标T的初始位置的坐标差,确定得到视线r=[xt-xm,yt-ym,zt-zm]。
优选的,步骤S2中,所述视线方向单位矢量er通过下式计算得到:
其中,|r|为视线r的模向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工程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5547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