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解耦模式的自然对流换热场景快速仿真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55524.4 | 申请日: | 2021-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4359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8 |
发明(设计)人: | 李宝童;张珂;刘庆芳;刘宏磊;洪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28 | 分类号: | G06F30/28;G06F113/08;G06F119/08;G06F119/14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 | 代理人: | 贺建斌 |
地址: | 710049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模式 自然 对流 场景 快速 仿真 系统 | ||
1.一种基于解耦模式的自然对流换热场景快速仿真系统,其特征在于:通过计算机实现,包括输入模块、分析及输出模块,所述系统的仿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给输入模块导入待分析模型;
2)建立自然对流换热场景物理模型:
确定翅片结构分析模型在自然对流换热场景下边界条件;边界上有指定的温度边界、热绝缘边界以及热流密度边界;所有边界均为无滑移边界条件;
在左、右、上边界上温度为0,下边界中央边界Lq=0.2处有垂直边界向内的热流密度,大小为qh=110,下边界其他部分为热绝缘;所有的边界均为无滑移边界条件;为了得到一个特解,给定右上角的参考压力为p=0;
3)建立快速求解的自然对流换热场景降阶模型:
流体的动量方程、质量方程和能量方程分别为:
其中ρ是密度;μ是流体的动力学粘度,取值为1;g为重力加速度向量,g=(0,-1)T;cp为比热容,取值为1;kf(x)为流体的导热率,取值为1;Q(x)为体积热源项;u是流体的速度场,p表示压力场,T表示温度场;
固体的热传导控制方程为:
其中ks是固体的导热率,取值为100;
将固体的自然对流换热控制方程组和流体的自然对流换热控制方程组写成统一的形式,利用参数来控制所在区域是固体还是流体;
引入Boussinesq近似模拟温差导致的浮力变化,如式(5);忽略对流项,如式(6);将μΔu表示为速度的线性表达式,如式(7);
ρ=ρ0(1-β(T-T0)) (5)
其中ρ0是参考密度,取值为1;T0是对应的参考温度,取值为0;β为体积膨胀系数,取值为100;是新引入的材料参数;
采用温度和压力将自然对流问题中的速度表示出来,建立快速求解的自然对流换热场景降阶模型:
在固体中设置材料参数为∞,即在流体中,取
4)解耦求解自然对流换热场景降阶模型:
针对步骤3)得到的翅片结构的自然对流换热场景降阶模型,采用有限元方法对控制方程进行求解,用四边形网格对计算域进行离散;对压力和温度采用一阶多项式插值,对控制方程的两边乘以测试函数w,在计算域进行积分获得自然对流换热场景降阶模型控制方程的变分形式:
对测试函数w进行扰动,即稳定化参数τ定义为:
其中h表示四边形单元沿x、y方向尺寸的最大值;
将自然对流换热场景降阶模型控制方程的变分形式转化为矩阵表达的余量形式:
G1=k11p+k12T-f1 (13)
G2=k22(p,T)T-f2 (14)
其中k11、k12、k22为非线性系统的系数矩阵;X=[p,T]T表示解向量;采用高斯-赛德尔算法求解自然对流换热场景降阶模型,解在第k+1步的迭代公式为:
其中右上角符号表示迭代步数,右下角符号表示解向量的分量;
自然对流换热场景降阶模型的求解过程如下:给定初值T0,通过式(13)求解出p0,再将T0、p0通过式(14)求解出T1,实现自然对流降阶模型中温度场和压力场的解耦;
定义迭代终止条件:当相邻迭代的温度场的改变量ΔT小于指定值ε或者循环次数k大于最大循环次数kmax时,迭代终止;
5)通过分析及输出模块输出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解耦模式的自然对流换热场景快速仿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具体为:将整个计算域定义为流体域和固体域,固体受周围流体流动的影响,整个计算域受重力作用的影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解耦模式的自然对流换热场景快速仿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5)的输出结果指的是输出自然对流换热场景下的温度场T、速度场u。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55524.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舰船推进轴振动检测传导装置
- 下一篇:一种高光谱信息冗余波段的检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