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主动降噪装置的吸油烟机余热回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55827.6 | 申请日: | 2021-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398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发明(设计)人: | 于海龙;朱顺堂;张桂芳;王海博;孙运兰;朱宝忠;陈海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F24C15/20 | 分类号: | F24C15/20;F28D21/00;F16L55/033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3164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主动 装置 吸油烟机 余热 回收 系统 | ||
1.一种带主动降噪装置的吸油烟机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保温蓄水箱(12)、排烟管道降噪系统(11)、设置于油烟机内的热辐射对流换热系统,所述热辐射对流换热系统顶端连接排烟管道降噪系统的入口端,所述热辐射对流换热系统包括截面为正六边形的蜂窝柱型油烟管道(5)、双螺旋式水管(6)、进水管(7),所述蜂窝柱型油烟管道(5)和所述双螺旋式水管(6)交叉布置,所述双螺旋式水管(6)顶端连接进水管(7),所述双螺旋式水管(6)底端连接保温蓄水箱(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主动降噪装置的吸油烟机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辐射对流换热系统还包括集油盒(1)、一次滤网(2),所述一次滤网(2)连接蜂窝柱型油烟管道(5)的底端,所述集油盒(1)位于所述一次滤网(2)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主动降噪装置的吸油烟机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烟管道降噪系统(11)包括曲线引射管道(111)、降噪棉(112)、多孔型降噪板(113),所述多孔型降噪板(113)连接曲线引射管道(111)内壁,所述降噪棉(112)填充在曲线引射管道(111)和多孔型降噪板(113)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主动降噪装置的吸油烟机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风量和水量联合控制系统,所述风量和水量联合控制系统包括第一气敏传感器(4)、第二气敏传感器(9)、控制板、控制进水管(7)流量的电磁阀(8),所述第一气敏传感器(4)位于蜂窝柱型油烟管道(5)内,所述第二气敏传感器(9)位于排烟管道降噪系统入口端,所述第一气敏传感器(4)、第二气敏传感器(9)、电磁阀(8)均连接控制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带主动降噪装置的吸油烟机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敏传感器(4)、第二气敏传感器(9)的数量均为两个。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带主动降噪装置的吸油烟机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液位传感器(13)、潜水泵(14)、出水管(15),所述液位传感器(13)位于保温蓄水箱(12)进水口并连接所述控制板,所述潜水泵(14)位于所述保温蓄水箱(12)底部,所述出水管(15)连接保温蓄水箱(1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主动降噪装置的吸油烟机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排烟管道降噪系统入口端的烟气蒸汽冷凝传热系统(10),所述烟气蒸汽冷凝传热系统(10)包括蜗壳、电机、叶轮(101)、二次滤网(102),所述电机安装于吸油烟机内,所述二次滤网(102)安装在排烟管道入口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主动降噪装置的吸油烟机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蜂窝柱型油烟管道(5)和双螺旋式水管(6)的外表面涂有荷叶仿生纳米涂层(51)。
9.一种油烟机,包括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带主动降噪装置的吸油烟机余热回收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大学,未经常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55827.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