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飞轮壳的全自动加工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56396.5 | 申请日: | 2021-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341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发明(设计)人: | 陆建华;是红波;徐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钜苓铸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41/00 | 分类号: | B23Q41/00;B23Q41/02;B08B3/04 |
代理公司: | 常州联正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546 | 代理人: | 张岳 |
地址: | 213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飞轮 全自动 加工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飞轮壳的全自动加工系统,包括多个用于对飞轮壳加工的机床及设置于各机床之间的全自动送料中转系统;所述全自动送料中转系统包括依次设置于机床之间的旋转式送料机构、清洗机构及翻转机构,沿各机床分布的桁架机构,以及沿桁架机构滑动连接的上料机构。该用于飞轮壳的全自动加工系统将原本独立的机床通过全自动送料中转系统连成一条全自动化生产线,全程无需人工操作,能够实现自动上料、翻转、车加工、铣加工、清洗等操作,大大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保证了产品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飞轮壳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飞轮壳的全自动加工系统。
背景技术:
飞轮壳在铸造完成后,需要对其表面或内壁进行车加工、铣加工等操作。以往都是将飞轮壳铸件放在托盘上,由操作人员手动放入车床先进行车加工,等一批产品车加工完成后,再转移至铣加工工位,由操作人员手动放入铣床再进行铣加工,需要操作人员大量的劳动强度,加工效率较差,容易产生次品。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自动化程度高、加工效率高、产品质量好的用于飞轮壳的全自动加工系统。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用于飞轮壳的全自动加工系统,包括多个用于对飞轮壳加工的机床及设置于各机床之间的全自动送料中转系统;
所述全自动送料中转系统包括依次设置于机床之间的旋转式送料机构、清洗机构及翻转机构,沿各机床分布的桁架机构,以及沿桁架机构滑动连接的上料机构;
所述旋转式送料机构包括旋转工作台及设置在旋转工作台上的定位料盘;
所述清洗机构包括清洗箱体及设置在清洗箱体内的飞轮壳举托组件;
所述翻转机构包括翻转工作台及设置在翻转工作台上的翻转驱动组件、定位台组件及支撑组件;
所述桁架机构包括支撑架及设置在支撑架顶端的横向导轨;
所述上料机构包括机械臂、驱动机械臂横向及纵向移动的机械臂驱动件及固定在机械臂底端的飞轮壳夹持组件。
为了便于清洗,并便于上料机构抓取清洗后的飞轮壳,所述飞轮壳举托组件包括举托架、举托板及举托气缸,所述举托架、举托气缸分别具有两组,两举托架一端与举托气缸相固定,另一端延伸至清洗箱体内,所述举托板设置在清洗箱体内并分别与两举托架相固定,举托气缸能够通过举托架带动举托板升降。
为了避免清洗时飞轮壳移动,从而保证后续加工精度,所述举托板上表面固定有弧形定位条及若干定位柱。
由于飞轮壳两面都需要加工,为了便于实现飞轮壳180度翻转,所述翻转驱动组件包括翻转电机、翻转连接臂、夹爪气缸及若干夹爪,所述翻转电机与翻转连接臂连接,所述夹爪气缸固定在翻转连接臂上,夹爪气缸与夹爪连接,翻转电机能够驱动翻转连接臂翻转,夹爪气缸能够驱动夹爪夹紧或松开飞轮壳。
为了保证飞轮壳高度方向准确定位,所述夹爪气缸上设置有推料机构,所述推料机构包括推料板及若干推料气缸,所述推料气缸均匀固定在夹爪气缸四周,所述推料板对应设置在夹爪内侧,推料气缸能够驱动推料板升降从而使其与飞轮壳端面相抵靠。
为了支撑翻转前的飞轮壳,并便于翻转驱动组件抓取,所述定位台组件包括定位台板及能够驱动定位台板升降的升降气缸。
为了避免飞轮壳在升降过程中发生移动,所述定位台板上表面均匀固定有若干定位片。
为了支撑翻转后的飞轮壳,从而便于上料机构抓取,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座、支撑台板及若干尼龙座,所述支撑台板固定在支撑座顶端,所述尼龙座均匀固定在支撑台板顶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钜苓铸造有限公司,未经常州钜苓铸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5639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压测量装置、电压测量方法和存储介质
- 下一篇:一种半自动升降式煮粉、面装置